后来的辛弃疾,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坐上了朝廷命官。
既然他本人是武将出身,那么在对待大金铁骑大军压境时的首要应对策略,自然就是主动出战了。
可朝廷当中的那些文官呢,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想与那金人合谈。
至于其原因嘛,若归结起来也简单得很。
因为朝廷方面一旦与外敌打仗的话,那么必然就要消耗掉许许多多的钱银。
一旦那些钱财银两,十有八九都拿去与敌作战的话,那么这些当文官的,其自身利益也必然受损。
久而久之,那些文官们,非但无法从他处捞取更多的银钱利益,没准到时候还会从自身的腰包当中,往外贴钱呢。
如此这般,却正是那些文官们不愿看到的。
正因为朝廷每次打仗,皆能与那些文官们的利益挂钩儿。
所以久而久之,便使得那些文官们,每每从他处听闻打仗,其脑海当中的第一反应就是:
与敌议合。
至于如此做法,到底会不会损害大宋朝的国家利益,则完全不在那些文官的考虑之中。
而对于朝廷当中的那些主战官员呢,那些文官们,也几乎都认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如若将来某日,能够将那些主战分子灭之绝之的话,那么那些文官们,便绝对会毫不手软的将之从朝廷当中,剔除出去。
所以那个辛弃疾,一旦在大宋官家那里传达的主战意图传达的久了,那么便必然会受到那些文官们注意的。
可这次,那些文官们,却并没有一上来就表示否定辛弃疾的主战提议,反而却破天荒的赞同了辛弃疾的意见。
而当时辛弃疾心中所想,还挺开心的。
毕竟朝廷方面,终于同意了他的主战想法。
可他哪里会想到,这,却正是文官集团给他本人设的套。
虽然在表面上集体赞同了他的主战想法,可是到时候,一旦辛弃疾在组建自己军队与敌军打仗之时战败了,那么文官集团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