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侯爷请过目,此为我等暂行商定过路费收取价格,若有不妥之处还请殿下指正!”
李善怀等人昨日收到东宫送至各府的请帖,言明今日所议之事乃有关国道收费。
众家主、族长合计过后,协商了过路费收取标准。
此前苏尘更改后的过路费价格,不曾对投资方提起。
世家只知晓出钱修建国道,做为回报可收取规定年限内的过路费。
年限一到,朝廷将会收回收费权利。
商业通达的世家衡定过路费时,必定想好今日定下的过路费价格,将来或许自家也要承担。
收费方同样也是缴费方,因此过路费价格相对较公道合理。
徒步行人跨县按次收费,往返一趟每人一文。
乘坐厢式马车或牛车,按收费站收费,每越一站五文。
商贾运货按车辆计价,一车一站十文,空车五文。
龙腾国道单向共计十六个收费站,军需物资以及军队通行不收费。
李承乾看完价格明细后点了点头,随手递身旁的苏尘。
“过路费很合理,就是少了绿通!”
与苏尘同桌的几位家主闻言,面面相觑。
“敢问侯爷,何为绿通?”李善怀拱手一礼,代表众人发问。
苏尘微微一笑,答道:“粮食、食盐、还有绿叶蔬菜。这些头等民生物资,应该减半收费才对!”
几位家主瞬间明了,“侯爷高见,我等疏忽了!”
“过奖!”苏尘拱手微笑道:“不过你们要制定具体判别细则,比如我拉半车铁与粮食混装,这种情况不能减免!”
“要防止那些耍滑头的商人,动坏脑筋逃避合理收费!”
几位家主同时起身向苏尘道谢,“多谢侯爷提醒,我等谨记!”
“各位客气了哈!”苏尘亦起身回敬一礼,随即问道:
“不知各位家主如何确定行人或商贾,下国道时该从哪一站作为收费起点?”
“或者说,如何知晓商贾从何处上的国道!”
“比如我从长安出发前往绛州龙门县,途经华县、华州、潼关、芮城、猗氏等数个收站。”
“到达目的地龙门县收费站,你们如何得知我是从长安收费站上的国道?”
李善怀、卢长丰、郑广几位家主相视一笑,对此他们早有计策。
“侯爷,实不相瞒,我等已命府中刻制好对应收费站竹牌。但凡商旅驶经收费站上了国道,便会派发与之对应竹牌。”
“下国道时,收费站只需核验竹牌便可知晓商旅从何来,不偏不倚收取合理过路费!”
李善怀说完,从袖口掏出几枚竹牌,双手递向苏尘与李承乾。
苏尘接过竹牌瞅了瞅,上面有一圆孔,应该是用来穿绳方便保管。
“呵呵!”苏尘笑了笑,真心实意佩服古人智慧。
不过此种举措,大有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意味。
竹牌只能防君子,防不住小人作假冒刻竹牌逃避收费。
“李族长,这办法很高明!”苏尘面带笑容看向李善怀递还竹牌,“不过……这玩意太容易做假!”
李善怀双手接过竹牌,看向苏尘轻皱眉头,略作思索明白了苏尘话中之意。
“还请侯爷不吝赐教!”
苏尘有通天之能,何人不知谁人不晓!
“嘿嘿,李族长客气,等会哈!”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随即伸手向怀中摸索片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