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南下风险
方明澈宣布的福利买房政策,很快就形成正式文件、盖公章贴在了办公室的布告栏。上头加了特地标红的一点:此项福利每人|每对夫妻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他差点忽略了。不加这一句,每次买房都来借钱。那旅行社的流动资金都要告罄。
韩梅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围过去看。这会儿要准备出车接团的导游、司机也都还没有出去呢。
如今有两间大屋给导游和司机当办公室,几个资深的有办公室。其他人也可以坐靠边的沙发。比之前在华侨公寓好多了。之前回来想歇歇都只能去会议室。会议室如果在用,就只有做开会的人的位置。
宁安安摸摸下巴,旅行社是1979年12月1日正式成立的。她是1980年初入职。满五周年,那就是等她从欧洲回来后半年。
那会儿她月入肯定比现在的300左右要高。邱音回来,至少能干个副社长了吧。虽然一东一西要缓一缓,但上海其实还没有正社长,只有个副的。首都这边更是副的都没有,是方老师自己在管事。
那至少还需要两个社长、一个副社长才是。而且,副的将来也是有希望去洛阳、西安转正的。她觉得四个名额,自己还是有机会争取的。资历她没问题,关键是要有组织、领导能力。
这个,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总之,机会她是有的。
那么1985年,她可能达到500元的月入(假设岗位收入不增加的话)。可以借24个月的月入,那就是12000元。嗯,不错,那她到时候肯定就买得起四合院了。
听到她说这个话,谢娉道:“那首先得有四合院出售才行。这可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不然,方老师能急吼吼的负债15万都要赶紧买”
如今公认的,方明澈买四合院以及其中的好家具与进口家电,负债15万。华侨公寓的家具、家电负债3万。
众人纷纷点头,那可不就是因为合适的四合院难得么。听说之前还有过一次机会,就是搬到华侨公寓之前。但当时的十几万,直接就把方老师吓退了。他那会儿压根不敢欠这么多债!
所以,又遇上一套,哪怕没有之前那套保持得好,他也忙不迭的就凑钱买下了。
韩梅道:“我觉得如果不是想买邱音那样的一进四合院或者是多买一套,再等三四年,我可能都不需要借这个钱了。”
真的,她一年能攒3000。如果只是买团结湖小区50多平的小房子,她自己都能一次性买得起。这就是她们拿这么高收入的意义所在了。
宁安安道:“到时候你难道目标就放在那么远、那么小的房子么”
韩梅道:“可如今整个首都在卖的商品房就只有华侨公寓和团结湖小区的房子。剩下就只能等着那些住老平房的人一间、两间的往外卖。大杂院,我从小住到如今,真的是住够了。一点隐私都没有!至于华侨公寓,那总价高不说,还几年都没一套卖出来。就是有,能轮到我啊”
大姐和姐夫一直都住在里头,就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大姐买家具、家电的时候就说了,买这么好就是为了以后华侨公寓有房空出来,第一时间下手买下,然后整体搬迁。
谢娉也道:“可供选择的房子确实太少了。”
旅行社中层(组长、办公室主任)及以上的人如今担心的,都不是三四年后买不起房,而是很难遇到合适的房子。他们的收入,都和七个手工艺品专卖店挂钩,少的都有三百来块。
再攒三四年,怎么都能有万把块。再加上还能借7200左右,真的不用担心钱不够。要愁的就是没有足够供挑选的房源了。
听她们几个中层聊得起劲儿,一旁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心头也忍不住盘算开了。
他们转正以后,加上海内外的手工艺品专卖店的提成,也能有百八十块。比在其他单位强多了!再过个五年,就算收入和职位都不动,怎么也能攒个4000左右吧。再加上能借2000左右。虽然不够楼房的一整套房,但买两个单间没问题了。
而且,怎么可能五年下来职务和收入都不涨呢韩主任招聘的时候就一直和大家伙说,旅行社正在扩充之际,干得好的升职加薪很快的。
于是,一个个也都心头火热起来。也觉得没有足够房源可供选择是个问题呢。
林嫣今天上午没课,这会儿在办公室里。她看外头讨论得热闹出来听了听,觉得明澈说这个福利能让员工更有归属感果然是没错。
虽然他们不能像国营和集体的单位直接分房子,但是他们给的工资和奖金高。又有这个借钱买房的福利在,大家过几年真的是可以买得起房的啊。
旅行社几乎全是年轻人,这么算来大家伙30岁之前都能买到自己的房。她现在没什么感觉。但放到之前,如果能30岁前买到房,她也是会兴奋不已的啊。
她道:“单位福利房只要产权在手也是可以往外卖的。另外,我听到明澈和老王聊天的时候说起,国家之前收回了一些房子,是无主的。这种,产权在房管局手上。可以问问怎么跟他们去买。虽然如今房子少,但能一次性拿钱出来买得起房的人也不多。”
也可能是解放前就跑海外去了,手头没有新中国发的房本。
1949年10月以前的房本,是收不回房子的。古大爷能收回,是因为50年代他拿到了新房本。80年代归还被占房屋,统一只认新中国的房本。
众人想了想老板娘的话,有道理啊!那大四合院华侨喜欢,还有很多达官显贵喜欢,可能很难流入市场。但自己要买的本来也不是占地几亩,要十多万才能买得到的大院子。那流入市场的房子,自己等人就是很有竞争力了。
林嫣看看墙上的挂钟,“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
她就是故意让韩梅提前了五分钟张贴出来。不然,一会儿那些司机、导游到点出发的时候,该心思浮动了。
老板娘发话,而且上班时间确实到了,办公室聚集起来的人群很快就分散开。
然后林嫣就直接进了后头的偏院。她就是为了来看看张贴正式福利政策的反应,才到第一进的办公室来的。上海那边自然也是电话联系,同步进行的。估计员工的反应都差不多。
这会儿,颜颜和方健三兄妹都上学去了。一早,畅畅吃过早饭、睡着回笼觉,被方敏抱着坐在小货车后座带到这边来承欢膝下。公婆这会儿应该都在那边。
育红班是专为了双职工家庭没人带孩子开设的。中午管饭,还要照顾午休。但小学生不在此列。如果家里没人做饭,可以在学校吃食堂,午睡是没人管的。有人做饭就自己回家吃。
方健三兄妹和颜颜都是回家吃,就是回四合院吃。
明澈说大家都在四合院吃,反正请了做饭的大姐。大家一起吃饭,也算是碰一下头。他们一家就吃单锅小炒嘛。其它员工吃伙食团的大锅菜。
老人家是比较在意团聚的。不然二老千里迢迢的进京,一大家子还分开成两处、三处吃饭、睡觉,心头肯定不乐意。
这样也比较省事,尤其是省方母的事。不然,她还得一天到晚给老的、小的做饭。如今她活儿就轻省多了,洗衣服也有洗衣机。
至于买菜,那是不用去的。朱大海他们会每天给送过来的,肉、菜、蛋、水果.四合院这边吃饭的人多,一天几十号人。也是一个达到起批价的数量了。
所以,方母如今没事也就在四合院这边帮忙。大多数时候也是帮着照看那个小百货柜台。方明澈说给她也开40元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柜台就专门交给她看。老头子就负责开车去进货的事。
如果有人预约了要用洗衣机洗衣服,那方母就留在小偏院收那个钱。看柜台的事,就方父兼顾。
方母乐得很,说她一辈子也没有领过工资。如今也正儿八经到点就过来上班了。
她的班轻松得很,就是客人要买东西,收收钱而已。然后进了货回来,她给摆一摆。
方父很想说,‘没你,我一样干得了。’但知道这是小儿子乐意给他妈挣一份工钱,便没有说什么。这样也好,省得他要走开上个厕所啥的,还要喊人来帮忙看着。
二老这班上得都还挺开心就是了。尤其方母,这回面对每个月有退休工资的亲家母,也不会再艳羡了。她也按月有收入,还戴上手表了。说到底,还是她家老二有出息,她才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
林嫣也觉得这么安排挺好的,比直接给钱养老好。确实公婆年纪都不算多大,让他们什么都不做了可能不习惯。但是又要确保不让他们太过操劳。
而且这样一来,侄儿侄女那里的销,他们能出的也会自己就出了。不用每次都来找他们两口子开口,这样彼此都省事儿。
畅畅已经睡醒了,正倚靠在敏姐怀里开眠。见到妈妈就抬手讨抱,窝到她怀里来。
方父听林嫣说了他们这个借钱给员工买房的新福利,忍不住好笑,“这简直是望梅止渴,一杆子支到三年多以后去了。”
方母也道:“就是啊,自个儿还欠那么多钱呢。倒是大包大揽要借钱给那么多员工!回头一拥而上,你们的钱凑手么”
林嫣道:“不会一拥而上的。华侨公寓买不起也买不到,团结湖小区那种又远还没有小区环境。只能分散着买!”
过了一阵他们又听到韩梅说的,宁安安之后要去欧洲接替邱音,可能要在国外买房。
两人眼都瞪大了,“那怎么买得起”
虽然在国外干,开的工资高。但人家房价也高啊!
方明澈回来吃饭,听到了就给他们解释,“国外有首付三成,然后按月分期付款的政策。”
方父盘算了一下,“如果每月要还银行的钱跟房租差不多,那还是很划算的。”
“是啊。”
方明澈吃过午饭,眼看畅畅午睡去了。便从包里掏了几包瓜子出来,“来,都尝尝。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傻子瓜子,我托人从安徽带来的。这是年广久奔走多个主要瓜子产地,最终博采众家之长,创制出的奶油香型瓜子。”
方健、方芳、颜颜、康康吃过都说好吃。
“是好吃啊,不然怎么能有那么大的销量”
方父也嗑了几颗来吃,“还非得从安徽带来啊如果首都好买,我都可以进一点货放这里卖。”
方明澈又从包里拿出一张《芜湖日报》,带瓜子的人顺道给他捎来的。这是刚过去没几天的9月5号的《芜湖日报》。
方父拿过去看,“哟,他上报纸了啊。”
“是的,9月4号芜湖副市长、《芜湖日报》总编辑以及市工商局、公安局两位副局长一起到他家去。给他吃了定心丸,鼓励他把品牌做大、走出去,给芜湖争光。第二天这篇《货真价实的‘傻子瓜子’》就见报了。所以,爸你想进货,应该很快就能在首都的各大百货公司、供销社进到了。”
这就是官方明确支持了,要打造地方明星品牌。日后,‘傻子瓜子’果然成为了全国个体私营经济第一张名片,年广久也成为了改革开放里程碑式的人物。
方父听了也很安心,民营企业这是首次被官方大鸣大放的支持了。
方明澈知道事情还会有起伏,但这会儿没必要说出来让老头子担心。
转眼到了国庆,旅行社的外国游客往往不喜欢这一天去和众多的国内游客挤。旅行社就索性放假了。
方父道:“别说他们,我都不想今天去挤。”
他和方母早上过来上班,看到那个人山人海的场景,赶紧绕道后面的胡同走过来的。
今天学校都放假,所以一大家子都在这边。
方明澈对方健道:“也不知道你们爸妈秋收的进程如何了。”
方健三兄妹都挺关注这个事儿的。爷爷打过几次电话回去,都是让他们爸妈秋收了就赶紧上京来,说首都有得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