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大秦男儿,有志气!” 一位年长些的汉子,独臂之下仍不减豪迈,伸出那仅存的右臂,重重拍了拍这后生的肩膀。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捋着胡须。
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也不住地点头称赞道:“若是我大秦年轻后生都如你们这般,心怀壮志,大秦何愁不能东出称雄!”
“正是,正是!”
旁边另一位束发少年满脸涨得通红,情绪激昂,兴奋地附和着老者的话:“待下次征兵之时,我也定要参军入伍,奔赴疆场,报效大秦。”
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秦国的未来满怀期待,那热议声裹挟着豪情壮志,在这并不宽敞的街边久久回荡。
马车内的若离,听闻这般言论,缓缓将目光投向秦臻,溢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而刚提着干粮匆匆回来的涉英,脚步一顿,站在车旁,同样将视线聚焦在马车内的秦臻身上,嘴角微微上扬,既有对秦臻谋略的钦佩,又带着几分对未来征途的信心。
..........
就在秦臻抵达咸阳的前一日,吕不韦也结束了在洛邑的视察,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咸阳。
而赵姬在听闻吕不韦归来的消息后,也迅速展开了自己筹谋已久的行动。
她毫不犹豫的唤来寺人,命其将之前写好的信件传给吕不韦,另外还告诉传信之人,言称自己身体抱恙,盼相邦前来一叙。
除此之外,赵姬还特别嘱咐传信之人,一定要亲手将信交到吕不韦手中。
待吕不韦面见嬴政,详尽汇报完视察洛邑的情况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刚刚回到自己的相府之时,赵姬派来的传信之人已然在相府门口等候多时。
吕不韦接过信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涟漪。
他走进书房,屏退左右,拆开信封,阅读着信中的内容。
随着目光在信纸上的移动,刚看了几行,吕不韦脸色就变了。他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吕不韦心里很清楚赵姬的意图,此举意在与自己重新建立紧密的联系,重拾往昔那段特殊的情谊。
同时他也明白,自己若与赵姬再有过多牵扯,必然会在这权力的漩涡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风险。
不禁心中暗自思忖着,权衡着利弊。
若是直接拒绝赵姬,以她如今太后的身份和那偏激的性格,定会引起她的强烈不满,说不定还会在暗中给自己使绊子,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太后懿旨,又岂敢轻易违抗?吕不韦的内心纠结万分。
犹豫再三,吕不韦长叹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尽管心中满是不情愿,但他终是不敢有丝毫推辞,摇了摇头,吕不韦最终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前往甘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