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来到塔山,塔山虽名为山,可实际上是个村庄,地形平坦,无险可守。但这里位于锦州和葫芦岛之间,离锦州仅30公里,是敌军在葫芦岛登陆后的前往锦州的必经之路,同时锦州敌军的补给线也经过这里,需要切除。】
【从战前部署也可以看出,作为东野战斗力最强的两个纵队,4纵11纵被安排死守塔山,一纵则作为总预备队部署随时待命。】
【常运输那边也没闲着,他亲临葫芦岛,在重庆号巡洋舰上对东进兵团进行督战和秀微操。此时东进兵团司令员侯静如出来表决心,他认为塔山那里无险可守的,仅两个纵队的守军,而他们有11个师,几个打他一个,拿下塔山不成问题。54军军长阙汉骞更是夸下海口,这次有海空军强有力的配合,如果拿不下来阵地,自会含愧而死。】
【面对众将必胜的表态,蒋委员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问海军总司令桂永清海军的舰炮够着阵地吗,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便直接下令让其全部打出去。】
明朝,朱棣看到这有些惊讶,说道:“好家伙,问一句话,然后就直接下令打出去?”
“确实好草率啊,怎么打不应该是去了,这要是没达成效果到时候的责任.....”,朱高煦想了想,继续说道,“难怪他们那容易发生扯皮的事”
朱棣不屑的哼了一声:“喜欢越级下令”。
【很快,炮弹像暴雨一样覆盖到塔山镇地。要知道,塔山没有塔也没有山,但是四纵是塔也是山。战斗打响。】
天幕下。
“这么猛烈的炮火!”,朱棣直接被惊着了,““真就是雨点一样的炮火了”
可以说这是头一回见这种密集程度的炮火轰炸,以前所观看过的影视作品中,不乏有比这里的炮火更为猛烈的情节出现,然而,却没有一部能够像眼前这部作品一样,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来呈现这样的大场面。
朱高炽看着炮火,有点出神,说道:“这么猛烈的炮火,能顶住吗?”。
朱高煦:“肯定是顶住了啊,这可是生死之战,顶不住那就什么都没了”。
【另一边,战帅召集各纵队首长在帽山集合,亲自勘察地形,研究主攻方向。听着塔山方向传来雷鸣般的炮声,他忧虑的说道,塔山的压力太大了。】
【敌人摆开4个师的兵力,24小时轮番攻击,塔山离锦州这么近,如果阻击不成,敌人一下子就打过来了。如果沈阳的廖兵团再从黑山那边压过来,东西两边一夹击,那可就问题严重了。】
唐朝,李世民:“一个是待在会议室说几句就直接下令到最底层,一个是亲自外出探查,以此作为下指挥命令的依据,而且是只指挥对应层级,再让各纵队指挥官则是自行决策,这区别就来了”。
程咬金看着电影上的人,说道:“常运输好像一直都这样,越过前线指挥官直接下令,还是瞎指挥”。
魏征:“经济不行,政治不行,军事不行,不得民心也不得军心,很难评价”。
【可以说,锦州的攻击能不能得手,关键是塔山阻击的成败。为了确保塔山地安全,战帅更是直接下令让他们的纵队司令员到师里去坐镇,一定要死守阵地。而深知此战的重要司令员早已经提前来到一线,亲自指挥布置防御工事。】
【早在敌军炮轰前,附近的群众就拿着家里的门板、炕沿、木箱、木柜,甚至是嫁妆箱子、棺材板过来修筑防御工事。可谓是妇孺老幼齐上阵,军民并肩挥锹挖土修工事,各种掩体战壕,交通壕,布满了阵地。在敌人的东进兵团攻击前就已经完成了坚固完整的战壕。】
【之前一大姐看着小战士的模样,觉得怪可怜的,这么大的孩子就出生入死来打仗,谁不心疼,大姐可能觉得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所以起了恻隐之心,把红围脖和一把铁锹送给了小战士,小战士在老班长的默许下接了过来。】
“军民一家啊,哪哪的百姓都愿意来帮忙”。
“是啊,那可是嫁妆箱子,那可是最后的老本了,居然也拿出来了”,人们惊叹着这一幕幕,无论看多少次,都会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