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1 / 2)

曹操当时对何进说:“宦官带来的祸患,从古至今都有,只是君主不应当给予他们权力和恩宠,才让他们嚣张到这种地步。如果要治他们的罪,除掉首恶就行了,交给一个狱吏去办就足够,何必大张旗鼓地召集外地兵马呢?想要把他们全部诛杀,事情必然会泄露出去。我料想这样做肯定会失败。”何进生气地说:“曹操,你也心怀私心吗?”曹操退下后说:“扰乱天下的,必定是何进。”何进于是暗中派遣使者,带着密诏连夜前往各镇。

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之前因为讨伐黄巾军没有功劳,朝廷商议要治他的罪,他通过贿赂十常侍才得以幸免,后来又攀附朝中权贵,于是担任了显要官职,统领西州二十万大军,一直有谋反篡位的心思。这时他接到何进的诏书,十分高兴,点齐军马,陆续出发。他让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则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领兵向洛阳进发。董卓的女婿兼谋士李儒说:“如今虽然接到诏书,但其中有很多不明不白的地方。为什么不派人上表朝廷,这样名正言顺,大事才有望成功。”董卓非常高兴,于是上表朝廷,大概内容是:

我听说天下之所以叛乱不止,都是因为黄门常侍张让等人目无国法造成的。我听说与其在锅里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止沸,不如直接把锅底的柴薪抽掉;挤破毒疮虽然疼痛,但胜过养着毒疮。我斗胆敲响钟鼓,进军洛阳,请求除掉张让等人。这样国家就幸运了!天下就幸运了!何进收到这份表章,拿给大臣们看。侍御史郑泰劝谏说:“董卓就像豺狼,把他引入京城,他肯定会吃人。”何进说:“你太多疑了,不足以和你谋划大事。”卢植也劝谏说:“我一向了解董卓的为人,他表面和善,内心狠毒,一旦进入宫廷,必定会引发祸患。不如阻止他,不让他来,以免发生动乱。”何进不听,郑泰、卢植都辞官离开了。朝廷大臣,大半都走了。何进派人到渑池迎接董卓,董卓却按兵不动。

张让等人得知外地兵马到来,一起商议说:“这是何进的计谋,我们如果不先下手,都会被灭族。”于是先在长乐宫嘉德门内埋伏了五十名刀斧手,进宫告诉何太后说:“如今大将军假传诏书,把外地兵马召到京城,想要灭掉我们,希望娘娘可怜我们,救救我们。”太后说:“你们可以到大将军府去谢罪。”张让说:“如果到了相府,我们就会粉身碎骨,希望娘娘宣召大将军入宫,制止他。如果他不听从,我们就在娘娘面前请求一死。”太后于是下诏书宣召何进入宫。何进接到诏书就准备前往。主簿陈琳劝谏说:“太后这个诏书,肯定是十常侍的阴谋,千万不能去,去了必定有祸事。”何进说:“太后召我,能有什么祸事?”袁绍说:“如今计谋已经泄露,事情已经败露,将军还想入宫吗?”曹操说:“先把十常侍召出来,然后才能进去。”何进笑着说:“这是小孩子的见识。我掌握着天下大权,十常侍能把我怎么样?”袁绍说:“您一定要去的话,我们带领甲士护送您,以防不测。”于是袁绍、曹操各挑选了五百精兵,让袁绍的弟弟袁术率领。袁术全身披挂,带兵排列在青琐门外。袁绍与曹操带着剑护送何进到长乐宫前。黄门官传达太后的旨意说:“太后只宣召大将军,其他人不许擅自进入。”把袁绍、曹操等人都阻拦在宫门外。何进昂首挺胸,径直走进宫,来到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来,左右的人立刻将何进围住,何进大惊失色。张让厉声斥责何进说:“董太后有什么罪过,你却用毒酒害死她?国母丧葬的时候,你还假称有病不出面!你本是出身屠户酒肆的小人物,是我们把你推荐给天子,才让你荣华富贵,你却不思报效,还想谋害我们!你说我们污浊不堪,那谁又是清白的呢?”何进惊慌失措,想要寻找出路,可宫门全都关闭了,埋伏的甲士一起冲出来,把何进砍成两段。后人写诗感叹道: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张让等人杀死何进后,袁绍久久不见何进出宫,就在宫门外大声喊道:“请将军上车!”张让等人把何进的首级从城墙上扔出去,宣告说:“何进谋反,已经被处死!其余受他胁迫的人,全都赦免。”袁绍厉声大叫:“宦官谋杀大臣!诛杀恶党的人快来助战!”何进的部将吴匡,就在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带兵冲进宫廷,只要看到宦官,不论大小,全都杀死。袁绍、曹操攻破宫门,杀进宫中,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人被追到翠花楼前,被剁成肉泥,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把太后、太子以及陈留王劫持到内省,从后面的道路逃往北宫。当时卢植虽然已经辞官,但还没离开,看到宫中发生变故,就穿上铠甲,手持长戈,站在宫殿楼阁之下。远远看见段珪逼迫着何太后过来,卢植大声呼喊:“段珪逆贼,怎么敢劫持太后!”段珪转身就跑,太后从窗户中跳出来,卢植急忙把她救下来。吴匡杀进内庭,看到何苗也提着剑出来,吴匡大声喊道:“何苗参与合谋杀害兄长,我们应当一起杀了他!”众人都说:“愿意斩杀谋害兄长的贼子!”何苗想要逃走,却被四面围住,被砍成了肉酱。袁绍又命令军士分头去诛杀十常侍的家属,不论大小,全都杀绝,很多没有胡须的人被误杀。曹操一方面扑灭宫中的大火,请何太后暂时主持朝政,一方面派兵追击张让等人,寻找少帝。

张让、段珪劫持着少帝和陈留王,冒着烟火,连夜逃到北邙山。大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作,人马追了上来,领头的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他大声呼喊:“逆贼别跑!”张让见事情紧急,就投河自尽了。少帝与陈留王不知道情况,不敢大声说话,趴在河边的乱草之中。追赶的军马四处散开,不知道少帝在哪里。少帝与陈留王一直趴到四更,露水下来了,肚子也饿了,两人抱在一起哭泣,又怕被人发现,只能在草丛中低声啜泣。陈留王说:“这里不能久留,必须另寻活路。”于是两人把衣服系在一起,爬上了岸边,满地都是荆棘,黑暗之中,找不到路。正无可奈何的时候,忽然有千百只萤火虫成群结队地飞过来,光芒照亮了四周,而且只在少帝和陈留王面前飞舞。陈留王说:“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兄弟啊!”于是两人跟着萤火虫走,渐渐看到了路。走到五更,脚疼得走不动了,在山冈边看到一个草堆,少帝和陈留王就躺在草堆旁边。草堆前面有一座庄院,庄主当晚梦见两个红日坠落在庄后,惊醒后,披上衣服出门,四下张望,看到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急忙过去查看,原来是少帝和陈留王躺在草堆边。庄主问:“二位少年是谁家的孩子?”少帝不敢回答。陈留王指着少帝说:“这是当今皇帝,遭遇十常侍之乱,逃难到这里。我是皇弟陈留王。”庄主大吃一惊,连忙行礼说:“我是前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因为看到十常侍卖官鬻爵、嫉贤妒能,所以隐居在这里。”于是把少帝扶进庄里,跪着献上酒食。

闵贡追上段珪,抓住他问天子在哪里,段珪说:“已经在半路上走散了,不知道去了哪里。”闵贡于是杀了段珪,把他的首级挂在马脖子然来到崔毅的庄上,崔毅看到首级,询问情况,闵贡详细说了事情经过。崔毅带着闵贡去见少帝,君臣相见,痛哭流涕。闵贡说:“国家不能一日无君,请陛下回都城。”崔毅庄上只有一匹瘦马,准备给少帝骑,闵贡和陈留王共骑一匹马,离开庄院上路。没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等一行人,带着数百人马,迎接到了少帝的车驾,君臣都哭了。先派人把段珪的首级送到京城示众,另外换了好马给少帝和陈留王骑,簇拥着少帝返回京城。之前洛阳有小儿歌谣唱道:“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到这时果然应验了。

少帝车驾没走几里,忽然看见旌旗遮天蔽日,尘土漫天飞扬,一支人马迎面而来。百官大惊失色,少帝也十分惊恐。袁绍快马冲出去,询问是什么人。在绣旗的影子里,一员将领飞驰而出,厉声问道:“天子在哪里?”少帝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陈留王勒住马,向前大声叱问:“来的是什么人?”董卓说:“我是西凉刺史董卓。”陈留王说:“你来是保驾的,还是来劫持圣驾的?”董卓回答说:“特地来保驾。”陈留王说:“既然是来保驾,天子就在这里,为什么不下马?”董卓大惊,慌忙下马,跪在路边。陈留王用言语抚慰董卓,从始至终,言辞得体。董卓暗自感到惊奇,这时就已经有了废立皇帝的想法。当天回到宫中,见到何太后,众人都痛哭流涕。清点宫中物品时,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董卓把军队驻扎在城外,每天带着铁甲骑兵进入城中,在街市上横行霸道,百姓们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廷,毫无顾忌。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说董卓必定有谋反的心思,要赶紧除掉他。袁绍说:“朝廷刚刚安定,不能轻举妄动。”鲍信去见王允,也说了这件事。王允说:“暂且容我们商议一下。”鲍信便带领自己本部的军兵,前往泰山去了。

董卓设法招降引诱何进兄弟部下的士兵,将这些兵力全部收归自己掌控。他私下对李儒说:“我打算废掉现在的皇帝,改立陈留王,你觉得怎么样?”李儒回答道:“如今朝廷没有真正掌权的人,不在此时行动,拖久了恐怕会生变故。明天在温明园召集所有官员,向他们宣告废立之事。有不服从的就斩首,想要树立权威,就在今天了。”董卓听后十分高兴。

第二天,董卓大摆筵席,遍请公卿大臣。这些公卿都惧怕董卓的权势,谁敢不来。等百官到齐后,董卓才慢悠悠地来到园门下马,带着剑走进宴席。酒过几巡,董卓示意停下酒水和音乐,然后厉声说道:“我有一番话,各位官员安静听着。”众人都侧耳倾听。董卓接着说:“天子是万民之主,没有威严就不能供奉宗庙社稷。当今皇上性格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更适合继承皇位。我想废掉当今皇帝,改立陈留王,各位大臣觉得怎么样?”官员们听完,都吓得不敢出声。

这时,座上有一人猛地推开案几,直接站了起来,走到筵席前,大声喊道:“不行!不行!你是什么人,竟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天子是先帝的嫡子,并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随意议论废立之事!你是想谋反吗?”董卓一看,原来是荆州刺史丁原。董卓愤怒地叱责道:“顺从我就能活命,违抗我只有死路一条!”说着就拔出佩剑,想要斩杀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