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李儒赶忙扶起董卓,到书院中坐下。董卓问:“你为什么来这儿?”李儒说:“我刚到府门,知道太师生气地进了后园去找吕布,就急忙赶来,正好碰到吕布匆匆跑走,他说:‘太师要杀我!’我赶忙追进园里劝解,没想到不小心撞到您,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董卓说:“可恶的逆贼!竟敢调戏我的爱姬,我发誓一定要杀了他!”李儒说:“您错啦。以前楚庄王举行‘绝缨’之会,不追究调戏爱姬的蒋雄,后来被秦兵围困,得到蒋雄拼死相救。如今貂蝉不过是一个女子,而吕布是太师的心腹猛将。太师如果趁这个机会,把貂蝉赐给吕布,吕布感恩戴德,一定会以死报答您。请太师好好考虑一下。”董卓沉思了很久,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会想想的。”李儒道谢后出去了。
董卓走进后堂,叫来貂蝉问道:“你为什么和吕布私通?”貂蝉哭着说:“我在后园看花,吕布突然来了。我刚想躲避,他说:‘我是太师的儿子,你何必躲避?’还拿着戟把我追到凤仪亭。我看他居心不良,怕被他逼迫,想投荷花池自尽,却被他抱住。正在生死关头,幸亏太师您来救了我。”董卓说:“我现在把你赐给吕布,怎么样?”貂蝉大惊失色,哭着说:“我已经侍奉您这样的贵人,现在却突然要把我赐给家奴,我宁死也不愿受辱!”说着就拔出墙上的宝剑要自刎。董卓慌忙夺下宝剑,抱住她说:“我开玩笑的!”貂蝉倒在董卓怀里,掩面大哭道:“这一定是李儒的计谋!李儒和吕布交情深厚,所以设下这个计策,却不顾太师的体面和我的性命。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董卓说:“我怎么忍心舍弃你呢?”貂蝉说:“虽然承蒙太师怜爱,但恐怕这里不宜久留,我一定会被吕布害死。”董卓说:“我明天就带你回郿坞,一起享受快乐,你千万别担忧疑虑。”貂蝉这才收住眼泪,拜谢董卓。
第二天,李儒进来拜见董卓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可以把貂蝉送给吕布。”董卓说:“吕布和我有父子名分,不方便赐给他,我就不追究他的罪过了。你传达我的意思,用好话安慰他就行。”李儒说:“太师不能被妇人迷惑啊。”董卓变了脸色说:“你的妻子肯给吕布吗?貂蝉的事,别再说了,再说就杀了你!”李儒出去后,仰天长叹道:“我们都要死在妇人手里了!”后人读到这里,写诗感叹道: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董卓当天就下令回郿坞,百官都来拜送。貂蝉坐在车上,远远看见吕布在人群中,正望着车中。貂蝉假装用手掩面,做出痛哭的样子。车走远后,吕布在土冈上缓缓勒马,望着车扬起的尘土,既叹息又痛恨。忽然听到背后有人问:“温侯为什么不跟着太师去,却在这里遥望叹息呢?”吕布一看,是司徒王允。
两人见面后,王允说:“老夫近来因为染了点小病,闭门不出,所以很久没和将军见面了。今天太师回郿坞,我只能带病出来送行,很高兴能见到将军。请问将军,为什么在这里长叹呢?”吕布说:“还不是因为您的女儿。”王允假装惊讶地说:“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把她许配给将军吗?”吕布说:“老贼早就把她据为己有,宠幸很久了!”王允假装十分震惊,说:“真不敢相信有这种事!”吕布把之前的事一一告诉了王允。王允仰起头,跺脚,半天不说话,过了很久才说:“没想到太师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于是拉着吕布的手说:“到我家去商议。”吕布跟着王允回家。王允把他请到密室,摆酒招待。吕布又把在凤仪亭相遇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王允说:“太师奸污我的女儿,夺走将军的妻子,实在是被天下人耻笑——这不是笑太师,而是笑我和将军啊!不过我是个老迈无能的人,不值得一提,可惜将军是盖世英雄,也受到这样的污辱!”吕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王允急忙说:“是我失言了,将军息怒。”吕布说:“我发誓要杀了这个老贼,洗雪我的耻辱!”王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将军别乱说,恐怕会连累我。”吕布说:“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怎么能一直屈居人下!”王允说:“凭将军的才能,确实不是董太师能限制得了的。”吕布说:“我想杀了这个老贼,无奈有父子情分,怕被后人议论。”王允大笑说:“将军你姓吕,太师姓董。他向你掷戟的时候,哪有什么父子情?”吕布激动地说:“要不是司徒您提醒,我差点就误事了!”王允见他心意已决,便劝说道:“将军如果扶持汉室,就是忠臣,会在史书上留名,流芳百世。将军要是帮助董卓,就是反臣,会被记载在史书里,遗臭万年。”吕布离开座位,下拜说:“我心意已决,司徒不必怀疑。”王允说:“只是怕事情不成,反而招来大祸。”吕布拔出佩刀,刺破手臂,流血发誓。王允跪下感谢说:“汉朝的宗庙得以延续,全靠将军啊。千万不要泄露!到时候有了计策,我自然会来通知你。”吕布豪爽地答应后离开了。
王允马上请来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士孙瑞说:“现在皇上病刚好,可以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郿坞请董卓来议事,同时把天子的密诏交给吕布,让他在朝门内埋伏好甲兵,等董卓进来就杀了他,这是上策。”黄琬问:“谁敢去呢?”士孙瑞说:“吕布的同郡骑都尉李肃,因为董卓没给他升官,心里很怨恨。如果让他去,董卓一定不会怀疑。”王允说:“好。”又请来吕布一起商议。吕布说:“以前劝我杀丁建阳的也是这个人。他要是不去,我先杀了他。”王允派人悄悄把李肃请来,吕布说:“以前您劝我杀了丁建阳去投奔董卓。如今董卓对上欺辱天子,对下残害百姓,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您可以传达天子的诏书去郿坞,宣召董卓入朝,我们埋伏好士兵杀了他,全力扶持汉室,一起做忠臣。您意下如何?”李肃说:“我早就想除掉这个贼了,只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如今将军这样说,真是天赐良机,我怎么敢有二心!”于是折断箭头发誓。王允说:“您要是能办成这件事,还怕得不到高官厚禄吗?”
第二天,李肃带着十几名骑兵,来到郿坞。有人报告说天子有诏书,董卓让人把李肃叫进去。李肃进去拜见,董卓问:“天子有什么诏书?”李肃说:“天子病刚好,想在未央殿会见文武大臣,商议把皇位禅让给太师,所以有这个诏书。”董卓问:“王允是什么意思?”李肃说:“王司徒已经派人修筑‘受禅台’,就等主公您来了。”董卓十分高兴,说:“我昨晚梦到一条龙笼罩着我,今天果然得到这个好消息。时机不可错过!”就命令心腹将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率领三千飞熊军守卫郿坞,自己当天就安排车驾回京城,还对李肃说:“我做了皇帝,你就做执金吾。”李肃拜谢,口称“臣”。董卓进去向母亲辞别,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问他:“我儿要去哪里?”董卓说:“儿子要去接受汉朝的禅让,母亲您很快就是太后了!”母亲说:“我最近肉颤心惊,恐怕不是好兆头。”董卓说:“要做太后了,难道不会提前有征兆吗!”于是辞别母亲出发。临行前,他对貂蝉说:“我做了天子,就封你为贵妃。”貂蝉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假装高兴地拜谢。
董卓出了郿坞上车,前呼后拥地向长安赶来。没走三十里,所坐的车忽然断了一个轮子,董卓下车改骑马。又走了不到十里,那匹马咆哮嘶喊,挣断了缰绳。董卓问李肃:“车断轮,马断缰绳,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这是太师要接受汉朝禅让,弃旧换新,即将乘坐玉辇金鞍的征兆啊。”董卓听了很高兴,相信了他的话。第二天,正走着,忽然狂风大作,昏雾蔽天。董卓问李肃:“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主公即将登上皇位,一定会有红光紫雾来壮大声威。”董卓又很高兴,没有怀疑。到了城外,百官都出来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没能出来迎接。董卓来到相府,吕布进来祝贺,董卓说:“我登上皇位后,你就总督天下兵马。”吕布拜谢,就在帐前歇宿。这天夜里,有十几个小孩在郊外唱歌,歌声被风吹进帐中,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歌声十分悲切。董卓问李肃:“童谣预示着什么吉凶?”李肃说:“这也只是说刘氏要灭亡、董氏要兴起的意思。”
第二天一大早,董卓带着仪仗随从入朝,忽然看见一个道人,身穿青袍,头戴白巾,手里拿着一根长竿,上面绑着一丈布,两头各写着一个“口”字。董卓问李肃:“这个道人什么意思?”李肃说:“是个疯子。”便叫将士把道人赶走。董卓进入朝堂,群臣都穿着朝服,在道路两旁迎接拜见。李肃手持宝剑,扶着董卓的车前行。到了北掖门,军兵都被挡在门外,只有二十多个御车的人一同进去。董卓远远看见王允等人各执宝剑站在殿门,吃惊地问李肃:“他们拿着剑是什么意思?”李肃不回答,推着车径直往里走。王允大声喊道:“反贼到了,武士在哪里?”两旁冲出一百多人,手持戟和长矛刺向董卓。董卓里面穿着铠甲,一时刺不进去,手臂受伤,从车上摔了下来,大声呼喊:“我的儿子奉先在哪里?”吕布从车后大声喊道:“有诏书讨伐贼臣!”一戟刺穿了董卓的咽喉,李肃早已把董卓的头割了下来拿在手中。吕布左手拿着戟,右手从怀中取出诏书,大声喊道:“奉诏讨伐贼臣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将吏们都高呼万岁。后人写诗感叹董卓:
伯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