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听说孔明不追击魏兵,都进入营帐进谏:“魏兵被大雨困扰,无法扎营,所以退军,这正是乘势追击的好时机。丞相为何不追呢?”孔明解释道:“司马懿擅长用兵,如今他们退军必定设有埋伏。我们要是追击,就正中他的计谋。不如放他们远去,我们分兵直接从斜谷出兵夺取祁山,让魏人难以提防。”众将又问:“夺取长安有其他路径,丞相为何只选择祁山呢?”孔明说:“祁山是长安的咽喉要地。陇西各郡若有兵马前来,必定经过此地。而且祁山前临渭水之滨,后靠斜谷,左右进出都可以设下伏兵,是用兵的好地方。所以我想先夺取此地,占据地利优势。”众将听后,都对孔明的见解心悦诚服。孔明于是命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从箕谷出兵,马岱、王平、张翼、马忠从斜谷出兵,都到祁山会合。安排妥当后,孔明亲自率领大军,让关兴、廖化担任先锋,随后进发。
曹真和司马懿在后面监督部队,派一支军队到陈仓古道侦察,回报说蜀兵没有追来。又过了十天,后面负责埋伏的众将都回来了,说蜀兵毫无动静。曹真说:“连绵秋雨,栈道都断绝了,蜀人怎么会知道我们退军呢?”司马懿说:“蜀兵随后就会追来。”曹真问:“你怎么知道?”司马懿分析道:“这几天天气晴朗,蜀兵却不追赶,想必是料到我们设有伏兵,所以故意放我们远去。等我们的军队全部通过,他们就会去夺取祁山。”曹真对此表示怀疑。司马懿接着说:“子丹,你为何不信呢?我料定孔明必定从两谷而来。我和你各守一个谷口,以十天为期限。如果没有蜀兵来,我就涂红粉、穿女衣,到你的营中请罪。”曹真说:“如果有蜀兵来,我就把天子赏赐的玉带一条、御马一匹送给你。”于是两人分兵两路:曹真领兵驻扎在祁山以西的斜谷口,司马懿领兵驻扎在祁山以东的箕谷口。各自安营扎寨完毕后,司马懿先率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山谷中,其余的军马则在各条要道安营。司马懿还换上普通士兵的服装,混杂在众人之中,巡视各个营寨。忽然来到一个营寨,听到一个偏将仰天长叹,抱怨道:“大雨下了这么久,不让我们回去,现在又在这里停留,还要强行赌赛,这不是让官兵受苦吗!”司马懿听到这番话,回到营寨升帐,把众将都召集到帐下,找出那个抱怨的偏将。司马懿怒斥道:“朝廷供养军队多年,就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你怎敢口出怨言,扰乱军心!”那人不肯承认。司马懿叫出他的同伴对质,那将无法抵赖。司马懿说:“我并非为了赌赛,而是想要战胜蜀兵,让你们每个人都能立功回朝。你却胡乱抱怨,是自找罪过!”喝令武士将他推出斩首。不一会儿,偏将的首级被献到帐下,众将都吓得战战兢兢。司马懿说:“你们各位将领都要尽心防备蜀兵。听到我中军的炮响,就四面一起进攻。”众将领命退下。
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位将领,率领两万兵马,从箕谷进军。正行进间,忽然报告说参谋邓芝来了。四将询问原因,邓芝说:“丞相有令:如果从箕谷出兵,要提防魏兵埋伏,不可轻易前进。”陈式说:“丞相用兵为何如此多疑?我料想魏兵接连遭遇大雨,衣甲都损坏了,必然急于回去,怎么还会有埋伏呢?如今我们的军队加速前进,定能大获全胜,为何又下令不许前进?”邓芝说:“丞相的计策万无一失,谋划必定成功,你怎敢违抗命令?”陈式笑着说:“丞相要是真的足智多谋,就不会有街亭之失了!”魏延想起孔明以前不听从他的计策,也笑着说:“丞相要是听我的,直接从子午谷出兵,现在别说长安,连洛阳都能拿下了!如今执意要从祁山出兵,有什么好处呢?既然下令进兵,现在又不让前进,号令为何如此不明确!”陈式说:“我自己有五千兵马,直接从箕谷出兵,先到祁山下寨,看看丞相羞不羞愧!”邓芝再三阻拦,陈式就是不听,径自率领五千兵马从箕谷出发了。邓芝只好飞速向孔明报告。
陈式领兵前行不到几里,忽然听到一声炮响,四面伏兵齐出。陈式急忙退兵时,魏兵已经塞满了谷口,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陈式左冲右突,却无法突围。突然喊声震天,一彪人马杀了进来,是魏延,他救了陈式,回到谷中。五千兵马只剩下四五百带伤的人马。背后魏兵紧追不舍,幸好杜琼、张嶷领兵前来接应,魏兵才退去。陈式和魏延这才相信孔明料事如神,懊悔不已。
邓芝回去向孔明报告,说魏延、陈式如此无礼。孔明笑着说:“魏延向来有反相,我知道他常有不平之意,只是怜惜他的勇猛才任用他。日后必定会生出祸患。”正说着,忽然流星马来报,说陈式折损了四千多人,只剩下四五百带伤的人马,驻扎在谷中。孔明让邓芝再到箕谷抚慰陈式,防止他生变。同时叫来马岱、王平分付道:“如果斜谷有魏兵把守,你们二人就率领本部军队翻山越岭,夜行昼伏,迅速出兵到祁山之左,举火为号。”又叫来马忠、张翼分付说:“你们也从偏僻的山间小路,昼伏夜行,直接出兵到祁山之右,举火为号,与马岱、王平会合,共同劫取曹真的营寨。我从谷中三面进攻,这样就能攻破魏兵。”四人领命,分头带兵出发。孔明又叫来关兴、廖化,如此这般地分付一番,二人领受密计,带兵而去。孔明亲自率领精兵,日夜兼程前进。正行进间,又叫来吴班、吴懿,授予他们密计,让他们也领兵先行。
曹真心里不相信蜀兵会来,因此放松了警惕,让军士们休息,只等十天过去平安无事,就去羞辱司马懿。不知不觉守了七天,忽然有人报告说谷中有少量蜀兵出现。曹真命令副将秦良率领五千兵马前去侦察,并严禁蜀兵靠近边界。秦良领命,带兵刚到谷口,就看到蜀兵退去。秦良急忙领兵追赶,走了五六十里,却不见蜀兵的踪影,心中疑惑,便让军士下马休息。忽然哨马来报:“前面有蜀兵埋伏。”秦良连忙上马查看,只见山中尘土飞扬,急忙命令军士提防。不一会儿,四周喊声震天,前面吴班、吴懿领兵杀出,背后关兴、廖化领兵杀来。左右都是山,没有退路。山上蜀兵大喊:“下马投降者免死!”魏兵大多投降。秦良拼死抵抗,却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孔明把投降的士兵拘留在后军,让五千蜀兵穿上魏兵的衣甲,扮作魏兵,命令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位将领带领,直奔曹真的营寨而来。先派报马进寨报告说:“只有少量蜀兵,都被赶跑了。”曹真听后十分高兴。忽然又报告说司马都督派的心腹之人到了。曹真唤他进来询问,来人报告说:“如今都督用埋伏计,杀了蜀兵四千多人。司马都督让我转告将军,不要把赌赛之事放在心上,务必用心提防蜀兵。”曹真说:“我这里连一个蜀兵都没有。”于是打发来人回去。忽然又报告说秦良领兵回来了,曹真亲自出帐迎接。等秦良到了寨前,又有人报告说前后起火。曹真急忙回到寨后查看,只见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位将领指挥蜀军,在营前杀了进来。马岱、王平从后面杀来,马忠、张翼也领兵杀到。魏军措手不及,纷纷各自逃命。众将保护着曹真向东逃走,背后蜀兵紧追不舍。曹真正在奔逃,忽然喊声震天,一彪人马杀到。曹真吓得胆战心惊,一看,原来是司马懿。司马懿与蜀兵大战一场,蜀兵才退去。曹真得以逃脱,羞愧得无地自容。司马懿说:“诸葛亮夺取了祁山的地势,我们不能在此久留,应该去渭滨安营,再谋划下一步的策略。”曹真问:“仲达,你怎么知道我遭遇了这场大败?”司马懿说:“我见来人报告说你这里没有一个蜀兵,料想孔明会暗中来劫寨,所以知道,因此前来接应。如今果然中计。千万不要提赌赛的事了,我们只要同心报国就行。”曹真十分惶恐,气得卧病在床。军队驻扎在渭滨,司马懿担心军心大乱,不敢让曹真领兵。
孔明率领大军,再次出兵祁山。犒劳军士完毕后,魏延、陈式、杜琼、张嶷进入营帐,伏地请罪。孔明问:“是谁导致军队失利的?”魏延说:“陈式不听从号令,擅自潜入谷口,所以大败。”陈式说:“是魏延叫我这么做的。”孔明说:“他反倒救了你,你却诬陷他!已经违抗了军令,不必狡辩!”当即叱令武士把陈式推出斩首。不一会儿,陈式的首级被悬挂在帐前,警示众将。此时孔明不杀魏延,是想留着他日后为自己所用。孔明斩杀陈式后,正商议进兵之事,忽然有细作报告说曹真卧病不起,正在营中治疗。孔明十分高兴,对众将说:“如果曹真病得轻,必然会回长安。如今魏兵不退,一定是因为他病重,所以留在军中,以安定众人之心。我写一封信,让秦良的降兵带给曹真,曹真要是看到这封信,必定会被气死!”于是叫来降兵,问道:“你们都是魏军,父母妻儿大多在中原,不宜久居蜀中。现在放你们回家,怎么样?”众军都流着泪拜谢。孔明说:“曹子丹和我有约定。我有一封信,你们带回去,送给子丹,必有重赏。”魏军领了信,奔回本寨,把孔明的信呈给曹真。曹真带病起身,拆开信封一看,信中写道: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我认为作为将领,应该能屈能伸,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静止时像山岳一样安稳,难以揣测如同阴阳变化;像天地一样无穷无尽,像太仓一样充实富足;像四海一样浩渺无边,像日月星辰一样耀眼夺目。能预知天文的旱涝变化,先了解地理的平坦险阻;洞察阵势的时机和变化,揣度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可叹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后辈,逆天而行,协助篡国的反贼,在洛阳称帝;在斜谷被打得残兵败逃,在陈仓遭遇霖雨之困;水陆交通困乏,人马惊慌失措;丢弃满地的戈甲,抛弃遍野的刀枪;都督你心胆俱裂,将军们狼狈逃窜,鼠窜狼奔!你无颜面对关中的父老乡亲,又有何面目进入相府的厅堂!史官会秉笔直书,百姓也会众口传扬:仲达听到战阵就惶恐不安,子丹望风而逃,仓皇失措!我军兵强马壮,大将们如虎似龙,奋勇争先;要把秦川扫为平地,将魏国荡成荒丘!
曹真看完信,恨得怒火中烧,到了晚上,就死在了军中。司马懿用兵车装载曹真的尸体,派人送到洛阳安葬。魏主得知曹真已死,立即下诏催促司马懿出战。司马懿率领大军前来与孔明交锋,提前一天下了战书。
孔明对众将说:“曹真肯定活不成了。”随后批复了战书,约定“来日交锋”,使者领命离去。当晚,孔明悄悄给姜维传授了密计,让他依计行事,又把关兴叫来,低声嘱咐了一番。
第二天,孔明率领祁山的全部兵马来到渭水之滨。这里一边是河流,一边是山峦,中央是平坦空旷的原野,正是绝佳的战场!两军对峙,先用弓箭射击以稳住阵脚。三通战鼓擂响后,魏军队列中门旗打开,司马懿骑着马走了出来,众将紧跟其后。只见孔明稳稳地坐在四轮车上,悠然地摇着羽扇。
司马懿大声说道:“我主上效法尧帝禅位给舜帝,传承正统,坐镇中原。之所以容忍你们蜀、吴两国存在,是因为我主宽厚仁慈,不忍心让百姓受苦。你不过是南阳的一介农夫,不识天命,却强行侵犯,理当被消灭!如果你能醒悟改过,就应该尽早回去,各自守住疆界,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免生灵涂炭,这样你们也都能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