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1 / 2)

姜维在撤退途中,遭遇司马师带兵拦截。原来,姜维进攻雍州时,郭淮迅速派人飞报朝廷。魏主与司马懿商议妥当后,司马懿派长子司马师率领五万兵马,前往雍州协助作战。司马师得知郭淮击退了蜀兵,料想蜀兵势力已弱,便赶来半路截击,一直追到阳平关。然而,姜维运用武侯所传的连弩之法,在两边暗中埋伏了一百多张连弩,一弩能发十支药箭。两边弩箭齐发,司马师的前军连人带马被射死无数。司马师在乱军之中拼命逃命,才得以回到洛阳。

再说麴山城中的蜀将句安,见援兵迟迟未到,便打开城门向魏国投降。姜维此次作战折损了数万兵马,只好率领败兵回到汉中驻扎。司马师也返回了洛阳。

到了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染病,病情逐渐加重。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叮嘱道:“我侍奉魏国多年,官至太傅,人臣之位已经到了极致,人们都怀疑我有谋反之心,我常常心怀恐惧。我死后,你们二人要好好治理国家政事,一定要谨慎啊!”说完便去世了。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将此事上奏给魏主曹芳。曹芳给予了隆重的祭葬,优厚地赏赐追赠谥号,封司马师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封司马昭为骠骑上将军。

东吴方面,吴主孙权起初立太子孙登,孙登是徐夫人所生,在吴赤乌四年去世。于是孙权又立次子孙和为太子,孙和是琅琊王夫人所生。孙和因为与全公主关系不和,被全公主诬陷,孙权将他废黜,孙和忧愤而死。之后孙权又立三子孙亮为太子,孙亮是潘夫人所生。此时陆逊、诸葛瑾都已去世,东吴大小事务都由诸葛恪掌管。

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突然刮起大风,江海涌起巨浪,平地积水八尺深。吴主孙权先人的陵墓旁所种的松柏,全部被连根拔起,一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在道路上。孙权因此受到惊吓而生病。到了第二年四月,孙权病情沉重,便召来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到床前,嘱托后事,之后便去世了。孙权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七十一岁,这一年是蜀汉延熙十五年。后人写诗评价道:

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孙权去世后,诸葛恪拥立孙亮为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元年。追谥孙权为大皇帝,将其葬于蒋陵。很快有密探得知此事,将消息报到洛阳。司马师听说孙权已死,便商议起兵讨伐东吴。尚书傅嘏说:“吴国有长江天险,先帝屡次征伐,都未能如愿,不如各自守住边疆,这才是上策。”司马师说:“天道三十年一变,难道三国会一直鼎立下去吗?我想要讨伐吴国。”司马昭说:“如今孙权刚刚去世,孙亮年幼懦弱,正是可乘之机。”

于是司马师命令征南大将军王昶率领十万兵马攻打南郡,征东将军胡遵率领十万兵马攻打东兴,镇南都督毋丘俭率领十万兵马攻打武昌,兵分三路进发。又派弟弟司马昭担任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这一年冬十二月,司马昭的兵马抵达东吴边界,驻扎下来。他把王昶、胡遵、毋丘俭召到营帐中商议说:“东吴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东兴郡。如今他们筑起了大堤,左右又修筑了两座城,用来防备从巢湖后面发起的攻击,诸位一定要小心。”于是命令王昶、毋丘俭各率领一万兵马,分别列在左右,“暂且不要进发,等夺取了东兴郡,再一起进兵。”王昶、毋丘俭二人领命而去。司马昭又命令胡遵担任先锋,总领三路兵马前去,“先搭建浮桥,夺取东兴大堤,如果能夺得左右两座城,便是大功一件。”胡遵领命去搭建浮桥。

东吴太傅诸葛恪得知魏兵分三路来袭,便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平北将军丁奉说:“东兴是东吴的紧要之地,如果失守,那么南郡、武昌就危险了。”诸葛恪说:“你的看法正合我意。你可以带领三千水兵从江面上过去,我随后命令吕据、唐咨、留赞各率领一万马步兵,分三路前来接应。只要听到连珠炮响,就一起进兵。我亲自率领大军随后赶到。”丁奉领命,立即带领三千水兵,分乘三十只战船,向东兴进发。

胡遵渡过浮桥后,把军队驻扎在堤上,派桓嘉、韩综攻打左右两座城。左城由吴将全端把守,右城由吴将留略把守。这两座城高大险峻,十分坚固,一时难以攻打下来。全端、留略二人见魏兵势力强大,不敢出城迎战,只能死守城池。胡遵在徐塘扎下营寨。当时正值严寒,天降大雪,胡遵与众将设下宴席,开怀畅饮。忽然有人报告说,水上有三十只战船驶来。胡遵出营查看,见战船即将靠岸,每只船上大约有一百人。他回到营帐中,对众将说:“不过三千人罢了,有什么可害怕的!”只命令部将前去哨探,自己仍像之前一样饮酒作乐。

丁奉把战船一字排开停在水上,对部将们说:“大丈夫建立功名,获取富贵,就在今日!”于是命令众军脱去衣甲,摘下头盔,不拿长枪大戟,只带短刀。魏兵看到后大笑,更加没有防备。忽然连珠炮响了三声,丁奉拔刀冲在最前面,一跃跳上岸。众军都拔出短刀,跟随丁奉上岸,冲入魏营。魏兵措手不及。韩综急忙拔出帐前的大戟迎战,却被丁奉抢入怀中,手起刀落,砍倒在地。桓嘉从左边冲出来,急忙绰起长枪刺向丁奉,丁奉一把夹住枪杆。桓嘉弃枪而逃,丁奉将刀飞掷出去,正中桓嘉左肩,桓嘉向后便倒。丁奉赶上,用枪将他刺死。三千吴兵在魏营中左冲右突,胡遵急忙上马夺路而逃。魏兵纷纷奔向浮桥,可浮桥已经断裂,大半人落水而死,倒在雪地上被杀的,更是不计其数。车仗、马匹、军器等,都被吴兵缴获。司马昭、王昶、毋丘俭得知东兴兵败,也只好收兵退回。

诸葛恪率领兵马到达东兴,收兵犒赏完毕后,召集众将说:“司马昭兵败退回北方,正好乘势进取中原。”于是一方面派人送信到蜀国,请求姜维出兵攻打魏国北方,许诺平分天下;另一方面调集二十万大军,讨伐中原。出征前,忽然有一道白气从地面升起,遮住了三军,对面都看不见人。蒋延说:“这白气是白虹,是丧兵的征兆。太傅只可回朝,不可讨伐魏国。”诸葛恪大怒,说:“你怎敢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扰乱我军心!”叱令武士将他斩首。众人纷纷求情,诸葛恪便将蒋延贬为平民,依旧催促大军前进。

丁奉说:“魏国把新城作为重要隘口,如果先夺取这座城,司马师必定闻风丧胆。”诸葛恪十分高兴,立即催促兵马直奔新城。守城的牙门将军张特见吴兵大批到来,便闭门坚守。诸葛恪命令士兵四面将城围住。很快有流星马将消息报到洛阳,主簿虞松对司马师说:“如今诸葛恪围困新城,我们暂且不要与他交战。吴兵远道而来,人多粮少,等他们粮食吃完自然会退兵。等他们要退兵的时候,再出击,必定能大获全胜。但要担心蜀兵侵犯边境,不可不防。”司马师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命令司马昭率领一支军队协助郭淮防备姜维,毋丘俭、胡遵则抵御吴兵。

诸葛恪连续数月攻打新城,却始终未能攻下,于是下令众将:“全力攻城,有怠慢的立即斩首。”于是众将奋力攻城,城东北角即将被攻陷。张特在城中定下一计,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捧着册籍前往吴营拜见诸葛恪,说:“魏国的律法规定:如果敌人围城,守城将领坚守一百天,而没有救兵到来,然后出城投降敌人的,其家族不会受牵连治罪。如今将军围城已经九十多天了,希望能再宽限几天,我们主将便会率领所有军民出城投降。现在先把册籍呈上。”诸葛恪深信不疑,收了兵马,不再攻城。

原来张特用的是缓兵之计,哄退吴兵后,便拆除城中房屋,在即将被攻破的地方修补完备,然后登上城墙大骂:“我们城中还有半年的粮食,怎么会投降你们这些吴狗!尽管来打,我们不怕!”诸葛恪大怒,催促士兵攻城。城上乱箭射下,诸葛恪额头正中一箭,翻身落马,众将将他救起送回营寨,伤口发作。此时众军都没有了战心,又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军士都生病了。诸葛恪的伤口稍有好转,便想催促士兵攻城,营吏报告说:“士兵们都生病了,怎么能打仗呢?”诸葛恪大怒,说:“再说生病的就斩首!”众军得知后,逃跑的人不计其数。忽然有人报告说,都督蔡林率领本部兵马投降魏国去了。诸葛恪大惊,亲自骑马巡视各个营寨,果然看到军士们面色黄肿,满脸病容,于是只好收兵返回东吴。很快有密探把消息报告给毋丘俭,毋丘俭出动全部兵马,在后面追杀,吴兵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