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
豪杰英雄相聚在义举之间,天罡地煞之星降临尘世。
王伦奸诈最终遭到诛杀,晁盖仁义贤明担当寨主之位。
他的魂魄追逐着断云,寒意冉冉;遗恨随着流水,在夜里潺潺。
林冲火并王伦尽显高尚情谊,其清风亮节令人难以企及。
话说林冲杀了王伦,手里握着尖刀,对着众人说道:“我林冲虽然出身禁军,却被发配到此。今日各位豪杰到此相聚,无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找借口不肯接纳,所以我才火并了他,并非我林冲贪图这寨主之位。以我的心胸和胆气,怎敢抗拒官军,去铲除皇帝身边的元凶首恶?如今有晁兄,他仗义疏财,智勇双全,当今天下,人们听闻他的大名,无不敬服。我今日以义气为重,推举他为山寨之主,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都说:“林头领说得太对了。” 晁盖说:“不行!自古以来,强兵也不能压制主家。我晁盖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个远道而来的新人,怎么敢就占了首位。” 林冲走上前,一把将晁盖推到交椅上,喊道:“今日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晁兄就别推辞了。要是有谁不服从,就以王伦为例子!” 林冲再三再四地扶着晁盖坐下。接着,林冲大声喝道:“大家就在亭前参拜寨主。” 一边派小喽啰到大寨里安排筵席;一边让人抬走王伦的尸首;一边又派人到山前山后,召集众多小头目,都到大寨里来聚义。
林冲等人请晁盖上了轿马,一起朝着大寨走去。到了聚义厅前,众人下了马,都上了厅。大家扶着晁天王在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在厅中燃起一炉香。林冲上前说道:“我林冲只是个粗人,只会些枪棒功夫,没什么学问和才能,也没有智谋和手段。今日山寨有幸,众多豪杰相聚,大义已经明确,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学究先生在这里,就请担任军师,执掌兵权,调遣将校,理应坐在第二位。” 吴用回答道:“我吴某只是个村中学究,胸中没有经纶济世的才能,虽然读过些孙吴兵法,却没有立下半点功劳,怎么敢占据高位。” 林冲说:“事情已经这样了,不必再谦让。” 吴用只好坐了第二位。林冲又说:“公孙先生请坐第三位。” 晁盖说:“这可不行。要是这样推让,我晁盖必须退位。” 林冲说:“晁兄错了!公孙先生在江湖上声名远扬,善于用兵,有着鬼神莫测的计谋,还会呼风唤雨之术,谁能比得上他。” 公孙胜说:“我虽然会些小法术,但没有济世之才,怎么敢占这个位置。还是林头领请坐。” 林冲说:“这次克敌制胜,谁能比得上先生的妙计。如今我们正需要像鼎之三足一样,缺一不可,先生就别推辞了。” 公孙胜只好坐了第三位。林冲还想再让,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三人都说:“刚才承蒙林头领所说,如鼎分三足,所以我们不敢违抗命令,占了上位。林头领要是再谦让,我们晁盖等人只能告退了。” 三人扶住林冲,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晁盖说:“这次得请宋万、杜迁二位头领来入座。” 杜迁、宋万见王伦被杀,心想:“我们自身本事低微,怎么能和他们相比?不如做个人情。” 于是苦苦请求,让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朱贵坐了第十一位。从此,梁山泊由这十一位好汉坐定。山前山后的七八百人,都来到厅前参拜,分立在两旁。
晁盖说:“你们众人听好了,今日林教头推举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担任军师,公孙胜一同掌管兵权,林教头等共同管理山寨事务。你们众人各守旧职,管理好山前山后的事务,守备好寨栅和滩头,千万别出差错。大家务必同心协力,共同成就大义。” 接着,又让人收拾两边房屋,安顿好阮家老小,还让人取出打劫得来的生辰纲金珠宝贝,以及自家的金银财帛,在厅上当众赏赐给众小头目和众多小喽啰。当下,众人杀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庆贺重新聚义。众头领喝酒一直喝到半夜才散去。第二天又摆下筵席庆祝,一连吃了好几天筵席。晁盖和吴用等众头领商议:清点仓库,修理寨栅,打造军器,包括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做好迎战官军的准备;安排大小船只,训练人兵水手,练习上船厮杀,做好防备,这些就不多说了。从此,梁山泊十一位头领聚义,他们的交情如同手足,义气如同骨肉。有诗为证:
古人之间的交情能够截断黄金,心意相通时情谊也会更加深厚。
看看水浒中的忠义之士,生死关头都能坚守岁寒之心。
因此,林冲见晁盖做事宽宏大量,疏财仗义,还把各家老小安顿在山上,突然思念起在京师的妻子,不知道她是生是死,便把心中的想法详细地告诉了晁盖:“我自从上山之后,就想把妻子接上山来。但看到王伦心术不正,日子不好过,就一直拖延下来。如今她流落在东京,生死未卜。” 晁盖说:“贤弟既然有家眷在京城,怎么不去接来团聚呢?你赶紧写封信,派人下山,连夜把她接上山来,也好了却心事,这多好啊。” 林冲当下写了一封信,让两个自己的心腹小喽啰下山去了。不到两个月,小喽啰回到山寨说:“我们一直到东京城内殿帅府前,找到张教头家,听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成亲,上吊自杀,已经去世半年了。张教头也因为忧愁疑虑,半个月前染病身亡。只剩下女使锦儿,已经招赘丈夫在家过日子。我们向邻里打听,也是这么说的。打听到确实如此,就回来向头领报告。” 林冲听了,潸然泪下,从此断绝了心中的挂念。晁盖等人听了,也都惆怅叹息。山寨中从此平静无事,每天只是操练人马,准备抵御官军。
忽然有一天,众头领正在聚义厅上商议事务,只见小喽啰上山来报告:“济州府派遣军官,带领大约一千人马,乘坐大小船只四五百只,现在石碣村湖荡里驻扎,特地来报告。” 晁盖大吃一惊,连忙请军师吴用商议:“官军就要来了,我们怎么迎敌?” 吴用笑着说:“兄长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自古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这是兵家常事。” 随即叫来阮氏三雄,附在他们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又叫来林冲、刘唐,给他们交代了计策;再把杜迁、宋万也叫来,分别作了安排。正是:如同当年迎接项羽的三千战阵,今日先施展第一番功绩。
且说济州府尹点派团练使黄安,以及本府捕盗官一员,带领一千多人,征集本处船只,在石碣村湖荡进行调配,把船只分成两路,来攻打梁山泊。
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登上船只,摇旗呐喊,朝着金沙滩杀来。眼看着渐渐靠近滩头,只听到水面上呜呜咽咽地响起声音。黄安说:“这不是画角的声音吗?” 于是把船分成两路,在芦花荡中停泊下来查看,只见水面上远远地有三只船驶来。看那船,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头戴绛红巾,都穿着一样的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的人打扮都一样。其中有人认得,就对黄安说:“这三只船上的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 黄安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向前,抓住这三个人。” 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起呐喊着,杀了过去。那三只船吹了一声口哨,一起掉头回去。黄团练把手中的枪挥动,向前喊道:“只管杀这些贼寇,我有重赏!”
那三只船在前头跑,背后官军船上的人用箭射过去。阮氏三兄弟从船舱里各自拿起一片青狐皮,遮挡箭矢。后面的船只只顾追赶,追了不过两三里水港,黄安背后一只小船飞快地划过来报告:“别追了!我们那条杀进去的船只,都被他们杀得掉进水里,船也被夺走了。” 黄安问道:“怎么会中了那伙人的计?” 小船上的人回答:“我们正在行船,只见远远地有两只船过来,每只船上各有五个人。我们一起用力杀过去追赶,追了三四里水面,四下里小港里钻出七八只小船,船上的弩箭像飞蝗一样射过来。我们急忙把船掉头,来到狭窄港口时,只见岸上大约有二三十人,两头牵着一条大篦索,横截在水面上。我们正要向前查看绳索,又被他们岸上的灰瓶石子像雨点一样打过来,众官军只好弃船,下水逃命。我们逃出来,到旱路边一看,岸上的人马都不见了。马也被他们牵走了,看马的军人都被杀死在水里。我们在芦花荡边找到这只小船,就赶紧来报告团练使。”
黄安听了,叫苦不迭。连忙挥动白旗,让众船不要再追,一起回来。众船刚掉转船头,还没行动,只见背后那三只船又带着十几只船,船上都是那三五个人,摇着红旗,口里吹着口哨,飞快地追了过来。黄安正要把船摆开迎敌,只听到芦苇丛中炮声响起。黄安一看,四下里都是红旗,顿时慌了手脚。后面追来的船上喊道:“黄安,留下你的首级再回去!” 黄安拼命把船摇到芦苇岸边,却被两边小港里钻出的四五十只小船围住,船上的弩箭像雨点一样射过来。黄安在箭雨中夺路而逃,只剩下三四只小船了。黄安连忙跳到快船里,回头一看,只见后面的人一个个都扑通扑通地跳下水里去了。有的人和船被拖走,大半都被杀死。黄安驾着小快船正逃跑时,只见芦花荡边一只船上站着刘唐,用挠钩搭住黄安的船,一下子跳了过来,一把拦腰抓住黄安,喝道:“别挣扎!” 其他会水的军人,在水里被箭射死;不敢下水的,都在船里被活捉了。
有诗为证:
水浒的英雄豪杰锐不可当,黄安前来捕捉太过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