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1 / 2)

话说凤姐自从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后,心里着实无聊。每晚到了夜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阵,便随意睡下了。

这天夜里,凤姐和平儿在灯下围着炉子,懒洋洋地做着针线活。早早地便让人把绣被薰得香喷喷的,二人随后睡下。她们屈指计算着贾琏和黛玉的行程,估计着该到什么地方了。不知不觉,已到三更时分,平儿早已睡熟,凤姐才刚觉得眼睛微微发困,似睡非睡间,恍惚看见秦氏从外面走进来,面带微笑说道:“婶子睡得好香!我今日要走了,你也不来送我一程。只因咱们娘儿俩平日里关系好,我舍不得婶子,所以来和你告别。我还有一桩心愿未了,这事非得告诉婶子不可,换了别人,未必能行。”

凤姐听了,迷迷糊糊地问道:“你有什么心愿?尽管托付给我就是。” 秦氏说:“婶婶,你可是脂粉堆里的英雄,那些戴冠束带的男子都比不上你,可怎么连两句俗语都不明白呢?常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登高必跌重’。如今咱们贾家赫赫扬扬,已经快有百年了,万一哪天乐极生悲,要是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那岂不是白白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之名!” 凤姐听了这番话,心里豁然开朗,对秦氏十分敬畏,急忙问道:“这话考虑得极为周全,可有什么办法能永远保证平安无事呢?” 秦氏冷笑着说:“婶子好糊涂啊。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就是循环往复的,哪是人力能长久保住的。但如今若能在兴盛之时,筹划好将来衰败时的家业,也算是能常保周全了。就说如今家里诸事都妥当,只有两件事还没安排好,如果能把这两件事按我说的办,往后便能永远平安了。”

凤姐便问是哪两件事。秦氏说:“如今祖宗的坟茔虽然四季都有祭祀,但没有固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然设立了,却没有固定的供给。依我看,如今兴盛的时候,祭祀和供给自然不缺,但将来败落了,这两项费用从哪里来呢?不如依我的主意,趁着如今富贵,在祖坟附近多购置些田庄、房舍和土地,把祭祀和供给的费用都从这里出,家塾也设在这里。再和族中长辈晚辈一起定下规矩,日后按房轮流掌管这一年的田亩、钱粮、祭祀、供给等事务。这样轮流管理,既不会有纷争,也不会出现典当、变卖的弊端。就算犯了罪,别的东西可以被官府没收,可这祭祀产业官府是不会动的。即便败落了,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路,祭祀也能延续下去。要是现在只觉得荣华富贵不会断绝,不考虑日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不久后又有一件大喜事,那场面就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样热闹。但要知道,这也不过是短暂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千万别忘了‘盛筵必散’这句俗语。此时若不早早为日后考虑,到时候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 凤姐急忙问:“有什么喜事?” 秦氏说:“天机不可泄露。只是我和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于是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想问下去,只听二门上传事的云板连续叩响四下,把凤姐惊醒了。有人来报:“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凤姐听了,吓出一身冷汗,愣了一会儿神,只得急忙穿衣,前往王夫人那里。

那时,全家上下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众人无不感到诧异,心里都有些疑惑。长辈们想起秦氏平日里孝顺,平辈的人念着她平日的和睦亲近,晚辈们记得她平日的慈爱,家中的仆从老小也都念着她平日怜贫惜贱、尊老爱幼的恩情,没有不悲痛哭泣的。

闲话少说,且说宝玉因为近日林黛玉回去了,只剩下自己孤孤单单的,也不和别人玩耍,每晚到了晚上便没精打采地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得心里像被狠狠戳了一刀,难受得厉害,“哇” 的一声,猛地喷出一口血来。袭人等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扶住他,问他怎么了,又要回禀贾母请大夫。宝玉笑着说:“不用着急,没事的,这是急火攻心,导致血不归经。” 说着便爬起来,要换衣服去见贾母,马上就要过去。袭人见他这样,心里虽然不放心,但又不敢阻拦,只能由着他。贾母见他要去,便说:“刚去世的人,那里不干净;再说夜里风大,等明天早上再去也不迟。” 宝玉哪里肯听。贾母只好让人备车,多派了些跟随的人,护着宝玉前去。

宝玉一直来到宁国府前,只见府门大开,两边灯笼照得如同白昼,人来人往,乱哄哄的,里面的哭声震天动地。宝玉下了车,急忙跑到停放灵柩的房间,痛哭了一场。然后去见尤氏,谁知尤氏旧疾胃疼发作,正躺在床上。接着又出来见贾珍。当时,贾代儒、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琏、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贾珍哭得像个泪人,正和贾代儒等人说:“全家上下,远近亲友,谁不知道我这个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她走了,可见我们长房要绝后了。” 说着又哭起来。众人连忙劝慰:“人已经去世了,哭也没用,还是商量一下怎么料理后事要紧。” 贾珍拍着手说:“怎么料理?不过是把我所有的都拿出来罢了!”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还有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的姊妹也都来了。贾珍便吩咐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让人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选日子,选定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发丧,送讣告。这四十九日里,专门请了一百零八名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世今生死去的亡灵,以免亡者的罪孽;又在天香楼上另设一坛,由九十九位全真道士做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把灵柩停放在会芳园中,灵前另外安排五十名高僧、五十名高道,对着灵柩按七天为一期做佛事。那贾敬听说长孙媳死了,因为自认为早晚就要飞升成仙,怎么肯又回家沾染红尘,把之前的修行之功都毁了呢,所以并不在意,只任由贾珍去料理。

贾珍见父亲不管,越发肆意地讲究奢华。看棺材板时,好几副杉木板都不满意。恰巧薛蟠来吊唁,见贾珍在找好板,便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樯木,出自潢海铁网山,用它做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我父亲带来的,原本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为他犯了事,就没拿走。现在还封存在店里,也没人敢出价买。你要是要,就抬来用吧。” 贾珍听了,十分高兴,立刻让人把棺材板抬来。大家一看,只见棺材的帮和底都有八寸厚,纹理像槟榔,气味像檀香和麝香,用手一敲,发出像金玉一样的声音。大家都觉得奇特,纷纷称赞。贾珍笑着问:“这副棺材板值多少钱?” 薛蟠笑着说:“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还谈什么价钱,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 贾珍听了,连忙道谢,马上让人把棺材板解锯、上漆。贾政劝道:“这东西恐怕不是平常人能享用的,用上等的杉木殓葬也就行了。” 可这时贾珍恨不得能代替秦氏去死,哪里肯听这话。

忽然又听说秦氏的丫鬟瑞珠,见秦氏死了,竟然撞柱身亡。这件事很罕见,族里的人都纷纷感叹。贾珍便以孙女的礼节将瑞珠殓葬,一并把灵柩停放在会芳园中的登仙阁。小丫鬟宝珠,因为见秦氏没有子女,便甘愿做她的义女,发誓承担摔丧驾灵的任务。贾珍十分高兴,立刻传下话去,从此都称宝珠为小姐。宝珠按照未嫁女子的丧礼,在灵前哭得悲痛欲绝。于是,族里的人和家中的下人,都各自遵照旧有的规矩行事,没有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