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 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 齐懿公竹池遇变(1 / 2)

话说士会同寿余渡过黄河,朝着东方行进。没走多远,只见一位年轻的将军,率领着一队人马前来迎接,那将军在车中欠身说道:“随季(士会字随季),别来无恙啊?” 士会走近一看,这位将军姓赵名朔,是赵相国赵盾的儿子。三人下车相互见面。士会询问赵朔来意,赵朔说:“我奉父亲之命,前来接应您回国,后面还有大军随后就到。” 这时,一声炮响,车水马龙,众人簇拥着士会和寿余进入晋国境内。秦康公派人隔着黄河远望,得知消息后回报给康公,康公大怒,当即就想渡过黄河讨伐晋国。前哨又来报告:“探听到河东又有大军赶来,大将是荀林父和郤缺二人。” 西乞术说:“晋国既然有大军接应,必然不会容我们渡河,不如回去吧。” 于是,秦军班师回朝。荀林父等人见秦军已退,也返回了晋国。士会离开秦国三年,如今再次进入绛城,心中感慨万千。他进宫拜见晋灵公,袒露上身,向灵公请罪。灵公说:“你没有罪过。” 并让他位列六卿之中。赵盾嘉奖魏寿余的功劳,向灵公进言,灵公赏赐寿余十辆车。秦康公派人将士会的妻子儿女送到晋国,说:“我不会违背在黄河边立下的誓言!” 士会感激秦康公的情义,写信表示感谢,并且劝说秦康公休养生息,各自守护好边境。秦康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从此,秦晋两国数十年没有发生战争。

周顷王六年,周顷王去世,太子班即位,这就是周匡王,也就是晋灵公八年。此时,楚穆王也去世了,世子旅继位,这就是楚庄王。赵盾认为楚国刚刚遭遇国丧,是个好机会,想要恢复晋国先世的盟主之位,于是在新城大规模会合诸侯。宋昭公杵臼、鲁文公兴、陈灵公平国、卫成公郑、郑穆公兰、许昭公锡我都来到了会盟之地。宋、陈、郑三国的国君,各自诉说之前跟随楚国是出于无奈。赵盾对他们一一安抚,诸侯们这才重新归附晋国。只有蔡侯依旧归附楚国,不肯前来赴会。赵盾派郤缺率军讨伐,蔡国求和,郤缺才率军返回。

齐昭公潘原本打算参加会盟,不巧身患疾病,还没到盟期,齐昭公就去世了。太子舍即位。太子舍的母亲是鲁国女子叔姬,人称昭姬。昭姬虽然是齐昭公的夫人,但不太受宠。太子舍才能平庸,在国内也不受百姓敬重。公子商人,是齐桓公的妾密姬所生,一直有篡位的想法,只是因为齐昭公对他很好,才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打算等昭公死后再做打算。齐昭公晚年,把公子元从卫国召回,让他处理国政。商人嫉妒公子元的贤能,为了收买人心,他拿出自己所有的家财,救济贫民,如果不够,就借钱继续救济,百姓们对他感激不已。他还在家中收养了很多敢死之士,日夜训练,让他们跟随自己出入。等到太子舍即位时,恰好彗星出现在北斗星附近,商人让人占卜。占卜的人说:“宋、齐、晋三国的国君,都将死于内乱。” 商人说:“能在齐国制造内乱的,除了我还有谁?” 他命令敢死之士在太子舍的丧帐中,刺杀了太子舍。商人因为公子元年长,便假意说:“太子舍没有君主的威严,不能居于大位,我这么做是为了兄长。” 公子元大惊说:“我知道你想当国君很久了,为什么要连累我?我能侍奉你,你却不能侍奉我。只要你当了国君以后,能让我做一个齐国的普通百姓,安享晚年就足够了!” 于是,商人即位,这就是齐懿公。公子元内心厌恶商人的所作所为,便闭门称病,终身不再入朝。这正是公子元的可贵之处。

再说昭姬痛心自己的儿子死于非命,日夜悲啼。齐懿公厌恶她,就把她囚禁在别的房间,还限制她的饮食。昭姬暗中贿赂宫女,让她给鲁国送信。鲁文公畏惧齐国强大,便派大夫东门遂前往周朝,向周匡王报告,希望借助天子的恩宠,让齐懿公释放昭姬。周匡王派单伯前往齐国,对齐懿公说:“你既然杀了她的儿子,留着她母亲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把她放回鲁国,以彰显齐国的宽厚仁德?” 齐懿公忌讳杀害太子舍的事,听到 “杀子” 这句话,脸颊发红,默不作声。单伯退到客馆。齐懿公把昭姬迁到别的宫殿,派人引诱单伯说:“我们国君对国母不敢有丝毫怠慢。况且承蒙天子降旨,怎敢不顺从?您为什么不去拜见国母,让她知道天子对鲁国的眷顾之意呢?” 单伯以为是好事,就驾车跟随使者进宫拜见昭姬。昭姬流着泪,简要诉说了自己的苦情,单伯还没来得及回答,没想到齐懿公突然从外面闯进来,大骂道:“单伯为什么擅自进入我的宫殿,私下会见国母,难道想做苟且之事吗?我要向天子告状!” 于是,齐懿公把单伯也拘禁起来,和昭姬分别囚禁在不同的房间。齐懿公怨恨鲁国人用天子的命令来压制他,于是兴兵讨伐鲁国。评论的人说,齐懿公杀害年幼的君主,囚禁国母,拘禁天子的使者,虐待邻国,穷凶极恶,天理怎能容忍?但是当时齐国的高氏、国氏等世袭大臣,都在朝中为官,为什么不拥戴公子元,声讨商人的罪行,却任由他作恶,没有一句谏言呢?当时的局势到了这种地步,实在令人叹息!有诗写道:“欲图大位欺孤主,先散家财买细民;堪恨朝中绶若若,也随市井媚凶人!”

鲁国派上卿季孙行父前往晋国告急。晋国的赵盾侍奉晋灵公,会合宋、卫、蔡、陈、郑、曹、许共八个诸侯国的诸侯,在扈地聚集,商议讨伐齐国。齐懿公向晋国行贿,并且释放单伯回周朝,释放昭姬回鲁国,诸侯们于是各自回国。鲁国听说晋国最终没有讨伐齐国,也派公子遂向齐国行贿求和。这里暂且不表。

再说宋襄公的夫人王姬,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成公王臣的母亲,宋昭公杵臼的祖母。宋昭公还是世子的时候,和公子卬、公孙孔叔、公孙钟离三人,因为一起打猎游玩而关系很好;即位之后,他只听从这三个人的话,不任用六卿,不朝拜祖母,疏远公族,荒废民事,每天以打猎为乐。司马乐豫知道宋国必定会发生内乱,就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公子卬。司城公孙寿也担心灾祸降临,告老还乡,辞去官职,宋昭公就任用他的儿子荡意诸,继承司城的官职。襄夫人王姬年老但喜好淫乐,宋昭公有个庶弟公子鲍,长得比女人还漂亮,襄夫人很喜欢他,用酒灌醉他,逼迫他与自己通奸,还答应扶持他做国君。于是,襄夫人想要废掉宋昭公,立公子鲍为国君。宋昭公害怕穆襄家族势力太大,就和公子卬等人谋划驱逐他们。王姬暗中把这件事告诉了穆襄家族,他们于是发动叛乱,在朝门包围了公子卬和公孙钟离二人,并将他们杀害。司城荡意诸害怕,逃到了鲁国。公子鲍一向敬重六卿,到了这个时候,国内的各位卿大夫与穆襄家族讲和,不再追究擅自杀人的事情。他们把荡意诸从鲁国召回,恢复了他的职位。

公子鲍听说齐国公子商人,用丰厚的施舍收买人心,得以篡夺齐国君位,于是效仿他的做法,也散尽家财,救济贫民。宋昭公七年,宋国发生饥荒,公子鲍把仓库里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济穷人。他还尊敬老人、贤能之人,凡是国内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送粮食和布帛,还送上美味的食物,派人去慰问他们是否安好。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公子鲍都招揽到门下,用丰厚的待遇款待他们。对公卿大夫的家里,他每月都有馈赠。对于宗族之人,无论关系亲疏,只要有婚丧嫁娶等费用,他都倾囊相助。宋昭公八年,宋国再次发生大饥荒,公子鲍的仓库粮食已经用完,襄夫人把宫中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帮助他救济百姓,全国上下没有不赞颂公子鲍仁德的。宋国的人,不论亲疏贵贱,都希望公子鲍能成为国君。公子鲍知道国人都支持自己,就秘密告诉襄夫人,谋划杀掉宋昭公。襄夫人说:“听说杵臼(宋昭公)要去孟诸泽打猎,等他驾车出城,我让公子须关闭城门,你率领国人攻打他,没有打不赢的。” 公子鲍按照她的话去做。

司城荡意诸很有贤名,公子鲍一向敬重他。到了这个时候,荡意诸听说了襄夫人的阴谋,就告诉宋昭公说:“国君不能出去打猎,如果出去打猎,恐怕回不来了。” 宋昭公说:“他们要是谋反,即使在国内,我能幸免吗?” 于是,他让右师华元、左师公孙友留守都城。然后,他把府库里的珍宝全部带上,和身边的人一起,在冬十一月前往孟诸打猎。刚出城,襄夫人就把华元、公孙友召到宫中留下,让公子须关闭城门。公子鲍让司马华耦在军中传令说:“襄夫人有命令:‘今天扶立公子鲍为国君。’我们除掉无道的昏君,共同拥戴有道的君主,大家觉得怎么样?” 军士们都踊跃响应说:“愿意听从命令!” 国人也都乐意跟随。华耦率领众人出城,追赶宋昭公。宋昭公走到半路,听说发生变故,荡意诸劝宋昭公逃到别的国家,以便日后再做打算。宋昭公说:“上至祖母,下到国人,没有不与我为仇的,诸侯谁会接纳我呢?与其死在别的国家,不如死在故乡。” 于是,他下令停车做饭,让跟随打猎的人都吃饱。吃完饭后,宋昭公对身边的人说:“罪过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与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跟随我多年,我没有什么可以馈赠的,现在国中的珍宝都在这里,分给你们,你们各自逃命,不要和我一起死。” 身边的人都哭泣着说:“请国君先走,如果有追兵,我们愿意拼死一战。” 宋昭公说:“白白送死,没有什么用处。我死在这里,你们不要留恋我!” 不一会儿,华耦的军队就到了,把宋昭公围住,口传襄夫人的命令:“只诛杀无道的昏君,与其他人无关。” 宋昭公急忙挥手让身边的人散开,大半人都逃走了,只有荡意诸手持宝剑,站在宋昭公身边。华耦再次传达襄夫人的命令,单独召见荡意诸。荡意诸叹息说:“作为臣子却逃避灾难,即使活着也不如死了!” 华耦于是拿着兵器,径直逼近宋昭公,荡意诸用身体保护宋昭公,拔剑与华耦格斗。众多军民一拥而上,先杀了荡意诸,后杀了宋昭公,没有逃走的身边人,都惨遭屠戮。真是可悲啊!史臣写诗道:“昔年华督弑殇公,华耦今朝又助凶。贼子乱臣原有种,蔷薇桃李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