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1 / 2)

话说伍员,字子胥,是监利人。他身高一丈,腰粗十围,眉毛宽达一尺,目光如电,拥有扛鼎拔山的勇力和经天纬地的才能。他是世子太师连尹伍奢的儿子,棠君伍尚的弟弟。伍尚和伍员都跟随父亲伍奢在城父。鄢将师奉楚平王之命,打算诱使伍氏兄弟入朝,先见到了伍尚,接着便请求面见伍员。伍尚拿着父亲的亲笔信走进内室,给伍员看,说道:“父亲侥幸免死,我们兄弟二人还能封侯,使者就在门外,弟弟你可以出去见见他。” 伍员说:“父亲能免死,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我们兄弟有什么功劳,竟能封侯?这是在引诱我们。去了必定会被杀!” 伍尚说:“父亲有亲笔信,怎么会骗我们呢?” 伍员说:“父亲忠于国家,知道我一定会为他报仇,所以想让我们都死在楚国,以绝后患。” 伍尚说:“弟弟你这只是猜测。万一父亲的信真是出于真心,我们背负不孝的罪名,如何说得过去?” 伍员说:“兄长暂且安坐,弟弟我来占卜一下吉凶。” 伍员布好卦象后,说道:“今日是甲子日,时辰是巳时,地支克日辰,五行之气不相容。这表明国君欺骗臣子,父亲欺骗儿子。去了就会被杀,哪里会有封侯的好事呢?” 伍尚说:“我不是贪图侯爵,只是想见见父亲。” 伍员说:“楚人害怕我们兄弟在外面,一定不敢杀我们的父亲。兄长如果贸然前往,那是加速父亲的死亡。” 伍尚说:“父子之间的亲情,发自内心。若能见父亲一面,即便死了也心甘情愿!” 于是伍员仰天长叹道:“和父亲一起被杀,对事情又有什么帮助呢?兄长执意要去,弟弟我就此告辞了!” 伍尚哭着问:“弟弟你要去哪里?” 伍员说:“谁能帮我报复楚国,我就追随谁。” 伍尚说:“我的智慧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弟弟你。我应该回楚国,你去其他国家。我以殉父为孝,你以复仇为孝。从此我们各自践行自己的志向,恐怕再也无法相见了!” 伍员对着伍尚拜了四拜,权当永别。伍尚擦干眼泪,出去见鄢将师,说:“我弟弟不愿接受封爵,我也没法强迫他。” 鄢将师只好和伍尚一起登车。回到楚国见到楚平王后,楚平王把他们二人都囚禁了起来。伍奢看到伍尚独自回到楚国,叹息道:“我就知道伍员不会来!”

费无极又上奏说:“伍员还在外面,应该赶紧抓捕,晚了他就逃走了。” 楚平王批准了他的奏请,立即派大夫武城黑率领二百精锐士兵,前去捉拿伍员。伍员打探到楚国的士兵来抓捕自己,哭着说:“我的父兄果然难以幸免了!” 于是他对妻子贾氏说:“我想逃到其他国家,借兵为父兄报仇,没办法照顾你了,这可如何是好?” 贾氏睁大眼睛看着伍员说:“大丈夫心怀父兄的仇恨,就像心肺被割一样痛苦,哪有时间考虑妇人之事呢?你赶紧走吧,别为我担心!” 说完,便走进房间上吊自杀了。伍员痛哭一场,用草席裹着妻子的尸体埋葬了。随即收拾好包裹,身穿白色长袍,背弓佩剑离开了家。还没过半天,楚国的士兵就到了,包围了他的家,却没搜到伍员。他们估计伍员必定往东逃跑了,于是让车夫飞速追赶。大约追出三百里,在一片空旷无人的地方追上了伍员。伍员于是张弓搭箭,射死了车夫,又将箭搭上弦,准备射武城黑。武城黑害怕了,下车想要逃跑。伍员说:“本来想杀了你。暂且留你一条命回去报告楚王,如果想保存楚国的宗庙祭祀,就一定要留下我父兄的性命。否则,我必定灭掉楚国,亲手砍下楚王的头,来发泄我的仇恨!” 武城黑抱头鼠窜,回去报告楚平王,说 “伍员已经提前逃走了”。楚平王大怒,立即命令费无极,将伍奢父子押到集市上斩首。临刑前,伍尚唾骂费无极,指责他进谗言迷惑君主,杀害忠良。伍奢制止道:“遇到危难献出生命,这是臣子的职责。忠奸自有公论,何必谩骂呢!只是伍员没来,我担心楚国的君臣,从现在开始,再也不能安稳地吃早饭了。” 说完,便伸长脖子受刑。围观的百姓,无不落泪。当天,天空昏暗,日色无光,悲风凄惨凛冽。史臣写诗叹道:“惨惨悲风日失明,三朝忠裔忽遭坑。楚庭从此皆谗佞,引得吴兵入郢城。”

楚平王问:“伍奢临刑时说了什么怨言?” 费无极说:“没说别的,只是说伍员没来,楚国的君臣不能安稳吃饭了。” 楚平王说:“伍员虽然逃走了,但肯定没走远,应该继续追捕。” 于是派左司马沈尹戍率领三千士兵,去追寻伍员的踪迹。伍员逃到长江边,心生一计,把自己穿的白袍挂在江边的柳树上,把一双鞋子扔在江边,换上草鞋,沿着江边一直往下游走。沈尹戍追到江边,看到了他的袍子和鞋子,回去上奏说:“伍员不知去向。” 费无极进言说:“我有个计策,可以断了伍员的退路。” 楚平王问:“什么计策?” 费无极回答说:“一方面到处张贴榜文,无论什么人,只要能抓到伍员,就赏赐五万石粮食,封上大夫爵位;窝藏或者放走他的,全家处斩。下令各关卡渡口,对来往行人严加盘查。另一方面派使者通告各国诸侯,不得收留伍员。这样他进退无路,即便一时抓不到他,他也势单力孤,怎么能成大事呢?” 楚平王全都采纳了他的计策。于是,画下伍员的画像,四处搜捕,各关隘查得十分严格。

再说伍员沿着江东下,一心想去吴国,无奈路途遥远,一时难以到达。他忽然想到:“太子建逃到了宋国,我何不去投奔他呢?” 于是朝着睢阳的方向前进。走到半路,忽然看见一群车马迎面而来。伍员怀疑是楚国的伏兵,不敢露面,便躲在树林里观察。原来是老朋友申包胥,他和伍员有八拜之交,这次是出使他国后回来,正好路过这里。伍员赶忙从树林里出来,站在车的左边。申包胥慌忙下车相见,问道:“子胥,你怎么一个人走到这里来了?” 伍员把楚平王冤杀父兄的事情,哭诉了一遍。申包胥听了,不禁动容,问道:“你现在打算去哪里?” 伍员说:“我听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要逃到其他国家,借兵讨伐楚国,生吃楚王的肉,车裂费无极的尸体,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申包胥劝说道:“楚王虽然无道,但他是君主;你家世代享受楚国的俸禄,君臣名分早已确定。怎么能以臣子的身份去仇恨君主呢?” 伍员说:“从前夏桀、商纣被他们的臣子诛杀,就是因为他们无道。楚王霸占儿媳,抛弃嫡长子,听信谗言,杀害忠良,我借兵攻入郢都,是为楚国扫除污秽,更何况还有骨肉之仇呢?如果不能灭掉楚国,我发誓绝不活在天地之间!” 申包胥说:“我要是教你报复楚国,那就是不忠;要是教你不报仇,又让你陷入不孝的境地。你好自为之吧!走吧!朋友之间的情谊,我一定不会泄露给别人。然而你要是能颠覆楚国,我必定能保存楚国;你要是能危害楚国,我必定能让楚国安宁。” 伍员于是告别申包胥继续前行。

没过多久,伍员到了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两人抱头痛哭,各自诉说楚平王的恶行。伍员问:“太子见过宋国国君了吗?” 太子建说:“宋国正发生内乱,君臣相互攻打,我还没去拜见呢。”

原来,宋国国君名叫佐,是宋平公的宠妾所生。宋平公听信宦官伊戾的谗言,杀了太子痤,立佐为太子。周景王十三年,宋平公去世,佐继位,这就是宋元公。宋元公这个人,相貌丑陋且性格懦弱,私心重又不讲信用。他厌恶世卿华氏势力强大,便和公子寅、公子御戎、向胜、向行等人,谋划要除掉华氏。向胜把这个计划泄露给了向宁,向宁和华向、华定、华亥关系很好,于是谋划提前发动叛乱。华亥假装生病,群臣都来探望。华亥趁机抓住公子寅和御戎,将他们杀害,把向胜和向行囚禁在仓库里。宋元公听说后,急忙驾车亲自到华氏家门口,请求释放向胜和向行。华亥不但不答应,还劫持了宋元公,索要太子和亲近的大臣做人质,才肯答应释放。宋元公说:“当年周王室和郑国交换人质,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事。我把太子质押在你家,你家的儿子也应该质押在我这里。” 华氏商量后,把华亥的儿子华无戚、华定的儿子华启、向宁的儿子向罗,质押在宋元公那里。宋元公也召来太子栾,以及同母弟弟辰、公子地,质押在华亥家中。华亥这才释放向胜和向行,跟着宋元公回朝。宋元公和夫人挂念太子栾,每天都要到华氏家,看着太子吃完饭才回去。华亥觉得这样很不方便,想送太子回宫。宋元公很高兴。向宁却不同意,说:“之所以质押太子,就是因为不信任。如果人质回去了,灾祸必然降临。” 宋元公听说华亥反悔了,大怒,召来大司马华费遂,准备率领甲士攻打华氏。华费遂说:“太子还在他们手里,国君难道不考虑吗?” 宋元公说:“生死有命,我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 华费遂说:“国君主意已定,老臣怎么敢庇护自己的家族,违抗国君的命令呢?” 当天就整顿好兵甲。宋元公于是把质押在自己这里的华无戚、华启、向罗,全部斩首,准备攻打华氏。华登和华亥向来关系很好,跑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华亥。华亥急忙召集自家的甲士迎战,结果战败。向宁想杀了太子,华亥说:“得罪了国君,又杀他的儿子,别人会怎么议论我们。” 于是把所有的人质都送了回去,和他的党羽逃到了陈国。

华费遂有三个儿子,长子华貙,次子华多僚,华登是老三。华多僚和华貙一向不和,趁着华氏叛乱,在宋元公面前进谗言说:“华貙实际上和华亥、华定是同谋,现在从陈国召回华登,就是要让他做内应。” 宋元公相信了,派宦官宜僚把这件事告诉华费遂。华费遂说:“这肯定是华多僚的谗言。国君既然怀疑华貙,那就把他赶走好了。” 华貙的家臣张,隐约听说了这件事,向宜僚询问。宜僚不肯说。张拔出剑,说:“你要是不说,我就杀了你!” 宜僚害怕了,把实情都告诉了他。张跑去告诉华貙,请求杀了华多僚。华貙说:“华登出逃,已经让父亲伤心了。我们兄弟再互相残杀,还怎么立足?我还是避开吧。” 华貙去辞别父亲,张跟着他。正好华费遂从朝中出来,华多僚为他驾车。张一见,怒火中烧,拔出佩剑砍死了华多僚。他劫持华费遂一起逃出卢门,驻扎在南里。又派人到陈国,召回华亥、向宁等人,一起谋划叛乱。宋元公任命乐大心为大将,率兵包围了南里。华登前往楚国借兵,楚平王派薳越率领军队来救华氏。伍员听说楚国的军队要来,说:“宋国不能呆了!” 于是和太子建及其妻儿,往西逃到郑国。有诗为证:“千里投人未息肩,卢门金鼓又喧天。孤臣孽子多颠沛,又向荥阳快着鞭。”

楚国的军队来救华氏,晋顷公也率领诸侯救援宋国。诸侯们不想和楚国交战,便劝说宋国解除对南里的包围,放华亥、向宁等人逃到楚国,双方就此罢兵。这是后话。

当时,郑国的上卿公孙侨刚刚去世,郑定公悲痛万分。他一直知道伍员是三代忠臣之后,英勇非凡,而且此时晋国和郑国关系和睦,都与楚国为敌,听说太子建前来,非常高兴,派使者安排他们住下,还提供丰厚的物资。太子建和伍员每次见到郑定公,都会哭诉他们的冤情。郑定公说:“郑国兵力薄弱,人丁稀少,帮不上你们。你们想报仇,为什么不找晋国谋划呢?” 太子建把伍员留在郑国,自己亲自前往晋国,拜见晋顷公。晋顷公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把他安排在馆驿住下,召集六卿一起商议讨伐楚国的事情。这六卿分别是:魏舒、赵鞅、韩不信、士鞅、荀寅、荀跞。当时六卿掌握大权,彼此互不相让,国君势弱,晋顷公无法独自做决定。其中只有魏舒、韩不信有贤能的名声,其余四位卿都是贪图权势之辈,而荀寅尤其喜好贿赂。郑国子产执政的时候,坚守礼仪与之对抗,晋国的卿大夫们都很忌惮他。等到游吉接替子产执政,荀寅私下派人向游吉索要财物,游吉没有答应,从此荀寅就对郑国有了不满。这时,荀寅暗中上奏晋顷公说:“郑国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不定,心思早就不稳了。现在楚国的世子在郑国,郑国肯定信任他。世子可以做内应,我们出兵灭掉郑国,就把郑国封给太子,然后再慢慢谋划灭掉楚国,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晋顷公听从了他的计谋,立即让荀寅把这个计划私下告诉太子建,太子建欣然答应。

太子建辞别晋顷公,回到郑国,和伍员商量这件事。伍员劝谏说:“从前秦国的将领子杨孙谋划袭击郑国,事情没成功,最后无处容身。人家真诚地对待我们,我们怎么能算计他们呢?这是冒险的计策,绝对不行!” 太子建说:“我已经答应晋国的君臣了。” 伍员说:“不响应晋国,并没有罪过。但要是算计郑国,那就失去了信义,还怎么做人呢?你一定要这么做,灾祸马上就会降临。” 太子建贪图得到郑国,就没有听从伍员的劝谏,用自己的家财私下招募勇猛之士,又结交郑定公身边的人,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这些人接受了贿赂,相互勾结。因为晋国私下派人到太子建这里,约定起事的日期,他们的阴谋渐渐泄露,于是有人秘密向郑定公告发。郑定公和游吉商议后,邀请太子建到后花园游玩,跟随的人都不许进去。三杯酒过后,郑定公说:“我好心收留太子,没有丝毫怠慢,太子为什么要算计我呢?” 太子建说:“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郑定公让左右侍从当面质问,太子建无法抵赖。郑定公大怒,喝令力士,在宴席上抓住太子建,将他斩首;还诛杀了左右接受贿赂却不告发的二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