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居然成了资本家 > 第76章 房地产公司会议

第76章 房地产公司会议(2 / 2)

王强拿起马克笔,在棚户区航拍图上画出血红色的网格,说道:“我这边的工作相对简单,需要四类特殊人手,暂且称之为特种部队吧。”

“侦察连(60人):伪装成抄表员、防疫站工作人员等,深入住户内部,绘制详细的住户家庭关系图;爆破组(12人):必须是持有真实爆破资质的‘工程队’,负责制造危房坍塌事故;心理战旅(30人):成员包括川剧演员、算命先生、广场舞领队等,对住户进行24小时的精神施压;清障队(80人):退伍军人占比70%,配备防爆盾与橡胶棍,日薪三倍于普通建筑工人。”

他特别在7号院网格处做了标注,说道:“这里住着前市规划局退休处长,需要田总亲自拜访。”

说完,王强拿出一张展开后略显泛黄的表格,继续说道:“这是我们已经打通的保护链。消防系统方面,市消防支队承诺,对拆迁区进行‘零通知检查’;舆论闸口这边,与《成都商报》达成协议,负面报道延迟48小时发布;医疗通道方面,华西医院预留了10张‘应急床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伤员救治。”

田毅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猛然抬头,神情凝重地说道:“我现在需要全员表决——制定弃卒计划。一级危机,即出现死亡事故时,需要抛出‘拆迁队长’顶罪,这个人选就用我田家的人,预算300万封口费;二级危机,如果遇到媒体曝光,立即焚烧所有纸质协议;终极危机,若上面介入,何洁你携带海外账户密钥离境,张波通知崔健负责销毁服务器阵列。”

田毅说完,将五把黄铜钥匙分给众人,郑重地说道:“春禧大厦地下三层保险库,存放着足以毁灭我们的一切证据——希望永远都用不上。”

五人缓缓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雨中的成都。霓虹灯的光芒穿透雨幕,在他们脸上投射出斑驳的暗影。何洁的丝巾被中央空调的风吹起,轻轻掠过张波手中未熄的烟头,一缕青烟缓缓升腾,仿佛预示着中国拆迁史上最凶猛的资本巨兽正在破茧而出。

2003年11月23日,田毅和廖威站在春禧大厦楼层的办公室内。这里曾经是李振东的董事长办公室,经过改造后,成为了田毅的办公场所。田毅不停地在办公室擦拭着相框,指尖总会无意识地摩挲那张1998年的毕业合影。照片里,站在锦里老茶馆飞檐下的青年,意气风发,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前几天深夜的监控画面显示:田毅在观看侦察连偷拍的住户档案时,曾三次暂停播放。当镜头定格在独居老人周淑芬每日给流浪猫喂食的画面时,他起身在保险柜前停留了12分钟,最终还是没有取出那个装着材料的牛皮信封——这是他心理防线的首次松动。

次日晨会,当王强提议马上制造“危房坍塌事故”时,田毅一开始表示反对,然而他的反对意见仅维持了7分23秒。转折点发生在何洁调出资金模型的那一刻:投影幕布上,红色的赤字如毒蛇般紧紧缠绕着3.5倍容积率带来的蓝色利润。田毅的喉结滚动了三次,最终说出“爆破组需要专业资质认证”——他用这种技术性的妥协,完成了道德悖论的包装。

而今夜成都,也就是11月23日的夜晚,天气微寒。80名清障队员穿着防爆靴,整齐地碾过结霜的青石板路,橡胶棍敲击铁门的声浪如同战鼓,在寂静的夜里回荡。王强裹着军用大衣,站在指挥车前,手中的望远镜扫过7号院墙头新装的监控探头——这是退休规划处长李明德最后的倔强。

“侦察连报告,目标区域42户已清空37户,剩余5户中3户为孤寡老人,2户为产权纠纷户。”对讲机里传来刻意压低的声音。王强点燃香烟,猩红火光在雾气中明灭,他冷静地说道:“按三级预案执行,天亮前必须完成物理隔离。”

此时,9公里外的春禧大厦办公室,田毅正凝视着监控屏幕。热成像画面里,蜷缩在被窝里的老人轮廓清晰可辨。他端起早已冷却的蓝山咖啡,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张相片,思绪似乎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