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他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对周淑芬住宅实施“误拆”方案,与此同时,同步启动期货市场空单。他坐在办公室里,眼神坚定,手指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仿佛做出的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决定。
21:17,他安排人手在李明德女儿的工作单位,精心安插“债务纠纷”证据链。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他的深思熟虑,如同下棋一般,步步为营。
次日03:44,他又修改公司章程,新增“不可抗力道德风险基金”条款。办公室里,只有台灯发出微弱的光,他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停地敲击着键盘,仿佛在构建一个只属于他的利益王国。
12月23日一早,当《成都商报》刊发“冬季防火安全提醒”时,北站西巷早已变成了一片平整的处女地。深蓝色的渣土车一辆接着一辆,列队缓缓驶过,车辙精准地覆盖住往日的血迹,仿佛想要将一切痕迹都彻底抹去。在春禧大厦6层的办公室里,田毅凝视着新到货的酒店公寓设计图,他的手背上不知何时结痂的伤口,此时又渗出了暗红的血迹。
与此同时,何洁的海外账户显示:通过“幽灵户”套现的1200万,在沪铜期货市场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已如同魔术球般滚至产权理财账户。而张波正在办公桌前,认真地起草《关于物流园区配套公寓预售的请示》,文中“制度创新”四字被他特意加粗。
暴雨再次如注般倾泻而下,田毅面无表情地将那件染血的衬衫丢进碎纸机。透过落地窗的倒影,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此刻正被36处监控屏幕散发的蓝光所吞噬。在这片蓝光中,他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冷酷。当资本完成对人性的逆向改造,制度裂缝中滋生的不再是人,而是一颗精准咬合利益的机械心脏,无情地跳动着。
这场发生在制度夹缝中的拆迁风暴,最终拆毁的不仅是那些砖瓦建筑,更是一个知识分子对文明秩序的信仰。当田毅学会用政策条文当作杀人匕首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终于完成了它那带着残酷与冷漠的成人礼。
12月28日,在庆功宴上,田毅切割牛排的姿势暴露了他内心隐秘的变化。这个曾经坚持用筷子吃西餐,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此刻却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将肉块分解为1.53的立方体。当香槟泡沫漫过北站棚户区的新沙盘模型时,他突然要求关闭所有照明。在36块监控屏幕散发的幽蓝光芒中,被拆毁的街巷在数字地图上重新组合成物流园区的三维模型,仿佛在展示着他的“胜利成果”。
12月31日,年报中的一组对比数据,成为了田毅人性消逝的墓志铭:
页37:古井巷12号建筑垃圾回收收益 ¥82,450
页89:李明德事件危机处理成本 ¥734,200
页156:通过幽灵户套取的补偿金收益 ¥12,000,000
当零点钟声响起时,田毅独自一人站在破碎的落地窗前,任由2004年的第一股寒风吹入价值3万美元的阿玛尼西装。他手中紧紧攥着毕业照的碎片,眼神空洞地看着这把碎纸片,此刻正缓缓飘向楼下轰鸣的渣土车,最终与拆迁区的尘土一起,共同碾入新世纪的资本齿轮,成为了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