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居然成了资本家 > 第129章 腾讯股份收购

第129章 腾讯股份收购(2 / 2)

第二天,《南华早报》突然刊登了一篇题为《神秘大陆资本操控腾讯Ipo》的文章。田毅对此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通稿,让高盛通过《华尔街日报》对外放话:“国际投行看好腾讯长期价值”。

6月16日上午9点,港交所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田毅静静地站在角落,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开盘价:“3.7…3.8…4.0…4.15!”

他摸出那台曾经被人嘲笑过的惠普电脑,脑海里的系统弹出了最终数据:

pi

实际持股:5.02%

公开披露:4.97%

成本损耗:2.3%

(“成本损耗”指的是田毅在获取腾讯股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与预期收益相比的损耗比例。

具体来说,田毅为了买入腾讯5.02%的股份,付出了多种代价。比如,在与高盛合作过程中,需要支付给高盛一定的服务费用,或者为了安排各种操作,如通过“蜘蛛网分仓算法”把股份拆成多份、安排“托儿”、进行各种公关和应对危机的活动等,都需要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资源。这些投入与按照最初计划或理想状态下获取这些股份所应付出的成本相比,出现了2.3%的额外损耗,所以被称为成本损耗。)

田毅确认股价从3.7港元飙升到了4.15港元后,才转头对戴维森说道:“下次再做空记得叫我。”

戴维森虽然想法被识破,但他只是弹落雪茄上的烟灰,不咸不淡地回应道:“合作愉快!”

其实戴维森看着最终报表也直摇头,他总觉得田毅身上有科学解释不了得东西。

而马化腾在上市后的采访中也莫名其妙,只能拿出人设感慨地回答:“全靠团队死磕。”

而田毅也成功的让公司隐秘起来,钻了政策得空子。

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蓝天投资”持股,法人是个70岁的塞浦路斯老头——这人是田毅专程找的流浪汉,给瓶茅台就愿意签字,占股(0.8%)

澳门“xx信托”占1.2%,钱从赌场洗白

新加坡“xx科技”占0.9%

通过开曼群岛公司控制,再转到卢森堡的皮包公司。这里用了高盛的独门绝技——“三明治条款”:如果腾讯股价跌破3港元,这部分股份会自动转给高盛抵债,占股1.1%。

在香港交易所系统里,拆成200个散户得幽灵账户。每个账户持股不超过0.005%,就像往大海里撒了把盐,占股1%。

这样才造就了就算穿透实际控制的5.02%,但公开显示比例也只会是4.97%,圆满完成港股5%以下持股免披露规则,也完成了脑海里系统的规则,必须和系统在未来提示中点名的公司达到至少举牌的合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