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市场中国概念股普跌3%;
-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暗示可能加息50基点;
- 平安国际配售订单流失17%,主要撤单方是富达基金和加州教师退休金。
看来平安的上市价恐怕超不过10.5了,田毅心中暗自思忖,一时间也难以判断这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好,利空是平安股价的不确定性增加,利好是收购股份压力锐减,不需要做太多事,可以直接收购。
一小时后,平安那边也得知了这些消息,迅速呈上了三套应急方案:
1. 降价保发行:把发行价从12港元大幅砍到10.5港元,但这样做极有可能惹恼国资股东,引发他们的强烈不满,甚至可能导致局面失控。
2. 临时加基石:紧急寻找中东土豪接盘,但必须在48小时内搞定5亿美元,时间紧迫,难度极大。
3. 技术性延迟:借口“补充材料”推迟上市,但港交所对这种操作极为反感,很可能会影响公司后续的上市进程。
田毅突然伸手,将杯碟旋转45度,让杯柄正对着李萱的右手,这个带有强迫性的礼仪动作,似乎在传递着某种特殊的信号。“李萱出去,现在不需要合规和风控。”田毅的语气坚定而决绝,此刻他要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想再被合规和风控的条条框框束缚。毕竟,要用一亿多撬动7亿多的杠杆,这种疯狂的想法,让他觉得留着李萱在身边交流,只会徒增烦恼,扰乱自己的心态。
李萱的无框眼镜突然滑落鼻梁,她下意识地用食指去推镜框。就在这一瞬间,她的瞳孔在镜片后收缩了0.3秒,这个细微的应激反应,被田毅脑海里的系统微表情捕捉器精准记录,判定为“恐惧等级62%”。
李萱心中满是懊悔,暗自埋怨自己多嘴,干嘛要跟田毅汇报投资平安这件事呢?这简直就是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
李萱刚转身,就听见田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次要是顺利的话……你的工资翻倍,年终奖按平安增长比例来乘。”
在电梯里,李萱的后背紧紧贴在镜面上,胸腔剧烈起伏,呼吸频率从每分钟14次急剧飙升至22次,手中的鳄鱼皮文件夹被她捏出了五道深深的凹痕。人生能有几回搏,这一次,她的命运似乎与田毅的这场豪赌紧紧绑在了一起。
田毅之所以如此坚定地想要投资平安,源于他与脑海中系统的一番对话。所有人都以为平安只是一家卖保险的公司,而系统却让田毅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巨大金矿:
- 客户画像:9800万投保人构成了中国最早期的信用数据库,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未来将在金融、消费等多个领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 医疗网络:平安与全国87%的三甲医院都有直赔合作,这无疑为田毅日后全面进入医疗行业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 地推铁军:36万代理人队伍,他们拥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和强大的执行力,只要稍加转型,就可以成为金融产品销售的现成渠道,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