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这两个贼子企图弑杀汉献帝,张济、樊稠劝谏道:“不行。如今要是就杀了他,恐怕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尊奉他为君主,把诸侯骗进关中,先除掉他们的羽翼,然后再杀了皇帝,这样天下就可以图谋了。”李傕、郭汜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收起兵器。献帝在楼上宣布旨意说:“王允已经被诛杀,你们的军马为什么还不撤退?”李傕、郭汜说:“我们为王室立下功劳,却没有得到赐爵,所以不敢退兵。”献帝问:“你们想封什么爵位?”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各自写下职位官衔献上,强行索要这些官职,献帝只得依从。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兼任司隶校尉,持符节、领斧钺,掌握生杀大权;封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持符节、领斧钺,与李傕共同执掌朝政。封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驻扎在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人,各封为校尉。然后他们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寻找董卓的尸首,找到一些零碎的皮骨,用香木雕成形体,拼凑妥当,隆重地举行祭祀,用王者的衣冠和棺椁,选择吉日,迁葬到郿坞。临葬那天,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棺材,尸首被震出棺外。李傕等天晴后再葬,当晚又发生同样的情况。三次改葬,都没能成功下葬,零碎的皮骨,全被雷火消灭。上天对董卓的愤怒,可说是到了极点!
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残害虐待百姓,还秘密派遣心腹在献帝身边侍奉,观察他的动静。献帝此时一举一动都困难重重,朝廷官员的升迁任免,都由这两个贼子决定。为了收买人心,特意宣召朱儁入朝,封为太仆,共同执掌朝政。一天,有人报告说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率领十多万兵马,杀奔长安而来,声称要讨伐贼党。原来这两位将军之前曾派人进入长安,联络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作为内应,共同谋划对付贼党。三人秘密上奏献帝,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领受密诏,合力讨伐贼党。此时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听说两支军队即将到来,一起商议御敌之策。谋士贾诩说:“这两支军队远道而来,我们只宜深挖战壕、高筑壁垒,坚守抵抗。不出百日,他们的粮草耗尽,必然自行退兵,然后我们引兵追击,就可以擒获这两位将军了。”李蒙、王方站出来说:“这不是好计策。我们愿借一万精兵,立刻斩下马腾、韩遂的首级,献给你们。”贾诩说:“如今要是马上出战,必定战败。”李蒙、王方齐声说:“如果我们二人战败,情愿被斩首;要是我们战胜,你也应当把首级输给我们。”贾诩对李傕、郭汜说:“长安西边二百里的盩厔山,道路险峻,可以让张济、樊稠两位将军在那里屯兵,坚守壁垒,等李蒙、王方自己领兵去迎敌就可以了。”李傕、郭汜听从了他的建议,调拨一万五千人马给李蒙、王方。二人欢喜地出发,在离长安二百八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西凉兵到了,李蒙、王方领兵迎上去。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并马而出,指着李蒙、王方骂道:“叛国的贼子!谁去把他们擒住?”话还没说完,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容像美玉一样,眼睛如同流星,身材魁梧矫健,手持长枪,骑着骏马,从阵中飞驰而出。原来这位将军就是马腾的儿子马超,字孟起,年仅十七岁,却英勇无敌。王方欺负他年幼,跃马迎战,没战几个回合,就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马超勒马返回。李蒙见王方被刺死,单枪匹马从马超背后赶来,马超装作不知道。马腾在阵前大声呼喊:“背后有人追赶!”声音还没落,只见马超已经把李蒙擒在马上。原来马超明知李蒙追赶,却故意拖延,等他靠近举枪刺来,马超将身体一闪,李蒙刺了个空,两匹马并行时,马超轻松伸出猿臂,把李蒙生擒过去,军士们没了主帅,望风而逃。马腾、韩遂乘势追杀,大获全胜,一直逼近隘口扎下营寨,把李蒙斩首示众。
李傕、郭汜得知李蒙、王方都被马超杀了,才相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他的计策,只专心紧守关防,任凭对方挑战,坚决不出战迎敌。果然,西凉军不到两个月,粮草都匮乏了,商议着回军。恰好长安城中马宇的家僮告发主人与刘范、种邵,在外面勾结马腾、韩遂,想要做内应等情况。李傕、郭汜大怒,把三家老小和奴仆全都抓起来,在闹市斩首,将三颗首级,直接拿到城门前示众。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露了,只得拔营退兵。李傕、郭汜命令张济领兵追赶马腾,樊稠领兵追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面拼死奋战,打退了张济。樊稠去追赶韩遂,眼看就要追上了,快到陈仓时,韩遂勒住马对樊稠说:“我和你是同乡,今天为什么这么无情?”樊稠也勒住马回答:“上级的命令不能违抗!”韩遂说:“我这次来也是为了国家,你为什么逼我这么紧呢?”樊稠听了,拨转马头,收兵回寨,放走了韩遂。
没想到李傕的侄子李别,见樊稠放走韩遂,回去报告了他叔叔。李傕大怒,就要兴兵讨伐樊稠。贾诩说:“如今人心还不安定,频繁发动战争,非常不利。不如设一场宴会,请张济、樊稠来庆功,就在席间把樊稠擒住斩首,毫不费力。”李傕非常高兴,便设宴请张济、樊稠。二人欣然赴宴。酒喝到一半,李傕突然变了脸色说:“樊稠为什么与韩遂勾结,想要谋反?”樊稠大惊,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刀斧手冲了出来,很快就把樊稠斩首在桌案下,吓得张济趴在地上。李傕扶起他说:“樊稠谋反,所以杀了他。你是我的心腹,何必惊慌害怕?”把樊稠的军队拨给张济统领。张济回到弘农去了。
李傕、郭汜自从打败西凉军后,诸侯们都不敢对他们怎么样。贾诩多次劝说他们安抚百姓,结交贤能豪杰,从此朝廷稍有起色。没想到青州黄巾军又兴起了,聚集了几十万人,头目众多,劫掠百姓。太仆朱儁举荐一个人,可以打败这群贼寇。李傕、郭汜问是谁,朱儁说:“要打败山东的贼寇,非曹孟德不可。”李傕问:“孟德如今在哪里?”朱儁说:“现在担任东郡太守,手下有很多兵马。如果命令这个人去讨贼,贼寇很快就能被打败。”李傕非常高兴,连夜起草诏书,派人送到东郡,命令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去破贼。曹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起兴兵,在寿阳攻打贼寇。鲍信杀入敌阵深处,被贼寇杀害。曹操追赶贼兵,一直追到济北,投降的有几万人。曹操就用投降的贼兵作为先锋,兵马所到之处,贼寇无不投降归顺,不过一百多天,就招安了三十多万降兵、男女一百多万人。曹操挑选精锐的士兵,称为“青州兵”,其余的都让他们回乡务农。曹操从此威名日益加重。捷报送到长安,朝廷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
曹操在兖州,招揽贤才。有叔侄二人来投奔曹操,他们是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是荀绲的儿子,以前侍奉袁绍,如今弃袁投曹。曹操和他交谈后非常高兴,说:“这就是我的张子房啊!”于是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荀彧的侄子荀攸,字公达,是天下名士,曾担任黄门侍郎,后来弃官回乡,如今和他叔叔一同投奔曹操,曹操任命他为行军教授。荀彧说:“我听说兖州有一位贤士,如今不知道他在哪里?”曹操问是谁,荀彧说:“是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曹操说:“我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派人到他家乡寻访,得知他在山中读书。曹操恭敬地聘请他,程昱来见曹操,曹操十分欣喜。程昱对荀彧说:“我孤陋寡闻,不配得到你的举荐。你的同乡姓郭,名嘉,字奉孝,是当今的贤士,为什么不把他招来呢?”荀彧猛然想起,说:“我差点忘了!”于是启奏曹操征聘郭嘉到兖州,一起讨论天下大事。郭嘉举荐汉光武帝的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曹操马上聘请刘晔到来。刘晔又举荐两个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也早就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声,就聘请他们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又共同举荐一人,是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也聘请他为从事。
又有一位将领率领几百人来投奔曹操,他是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曹操见他骑马射箭娴熟,武艺出众,任命他为点军司马。一天,夏侯惇带了一个大汉来见曹操,曹操问是什么人,夏侯惇说:“这是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以前跟随张邈,和帐下的人不和,亲手杀了几十人,逃到山中。我出去打猎,看见典韦追逐老虎过涧,就把他收到军中。现在特地举荐给您。”曹操说:“我看这个人容貌魁梧,一定很有勇力。”夏侯惇说:“他曾为朋友报仇杀人,提着人头直接走出闹市,几百人都不敢靠近。如今他使用的两枝铁戟,重八十斤,夹着铁戟上马,舞动起来如飞一般。”曹操就让典韦试试。典韦夹着铁戟策马奔驰,往来驰骋。忽然看见帐下的大旗被风吹得摇摇欲倒,众军士扶持不住,典韦下马,喝退众人,一手握住旗杆,站在风中,稳稳不动。曹操说:“这是古代的恶来啊!”于是任命他为帐前都尉,解下自己身上的锦袄,以及骏马雕鞍赏赐给他。
从这以后,曹操的部下文有足智多谋的臣子,武有勇猛善战的将领,在山东地区威风凛凛。于是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郡去接父亲曹嵩。曹嵩从陈留避难后,一直隐居在琅琊。这天接到曹操的书信,就和弟弟曹德以及一家老小四十多人,带着随从一百多人,车辆一百多辆,直接朝着兖州出发。
他们途经徐州,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和宽厚、淳朴老实,一直想结交曹操,只是没有机会。得知曹操父亲路过,便出城迎接,恭敬地行大礼,大摆宴席,热情款待了两天。曹嵩要启程时,陶谦亲自送出城外,并特意派遣都尉张闿,率领五百士兵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