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1 / 2)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天,将军姜维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他任命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大军从阳平关出发,前去讨伐魏国。

姜维和夏侯霸一起商议作战计划,姜维说:“之前我们攻打雍州,没能取胜就回来了。如今要是再出兵,魏国肯定又有防备。您有什么好的见解吗?”夏侯霸回答道:“陇上的各个郡县里,只有南安的钱粮最为充足,如果能先拿下南安,就足以作为我们的根据地。之前没能成功,主要是因为羌兵没有及时赶到。这次我们可以先派人到陇右去联络羌人,然后进兵出石营,从董亭直接攻打南安。”姜维听后十分高兴,说道:“您说得太对了!”于是,他派遣郤正作为使者,带着金珠和蜀锦前往羌地,去结交羌王。羌王迷当收到礼物后,就调集了五万兵马,任命羌将俄何烧戈为大先锋,领兵向南安进发。

魏国的左将军郭淮得知消息后,立刻快马奏报洛阳。司马师问众将领:“谁敢去抵挡蜀兵?”辅国将军徐质挺身而出,说道:“我愿意前往。”司马师向来知道徐质英勇非凡,心中大喜,马上任命徐质为先锋,让司马昭担任大都督,领兵向陇西进发。魏军到达董亭时,正好与姜维的蜀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

徐质挥舞着开山大斧,出阵挑战,蜀阵中廖化迎战。两人没打几个回合,廖化就拖着刀败回。张翼立刻纵马挺枪上前迎战,同样没战几个回合,也败退回阵。徐质见状,驱兵掩杀,蜀军大败,后退了三十多里。司马昭也收兵回营,双方各自安营扎寨。

姜维和夏侯霸商议道:“徐质太过勇猛,我们该用什么计策才能擒住他呢?”夏侯霸说:“明天我们假装战败,用埋伏的计策取胜。”姜维却另有想法:“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他对兵法了如指掌。如果看到地势有埋伏的迹象,肯定不会轻易追击。我看魏军屡次截断我们的粮道,这次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引诱他们,一定可以斩杀徐质。”于是,他叫来廖化,如此这般地吩咐一番,又把张翼叫来,详细交代了一番,两人领命而去。与此同时,姜维还命令军士在沿途撒下铁蒺藜,在营寨外多布置鹿角,做出准备长期作战的样子。

接下来的几天,徐质每天都带兵前来挑战,可蜀军就是坚守不出。哨马向司马昭报告:“蜀军在铁笼山后面,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看样子是打算长期作战,只等羌兵来接应。”司马昭听后,叫来徐质说:“以前我们能战胜蜀军,就是因为截断了他们的粮道。如今蜀军在铁笼山后运粮,你今晚带领五千兵马,去截断他们的粮道,蜀军自然就会退兵。”徐质领命,在初更时分,带兵前往铁笼山。果然看到二百多名蜀军,驱赶着一百多头木牛流马,装载着粮草前行。魏军一声呐喊,徐质一马当先拦住去路,蜀军见状,纷纷丢下粮草逃走。徐质分出一半兵力押送粮草回营,自己带领另一半兵力追击。追了不到十里,前面有车仗拦住了去路。徐质命令军士下马拆开车仗,就在这时,两边突然燃起大火。徐质急忙勒马往回跑,后面山的偏僻狭窄处,也有车仗截断道路,火光冲天。徐质等人冒着烟火,纵马突围。突然一声炮响,两路伏兵杀来,左边是廖化,右边是张翼,一阵拼杀,魏军大败。徐质拼死独自逃跑,人困马乏。

正奔逃间,前面又有一支兵马杀到,正是姜维。徐质大惊失色,慌了手脚,被姜维一枪刺倒坐下马,徐质跌落在地,被众军乱刀砍死。徐质分出去押送粮草的一半魏兵,也被夏侯霸擒获,全部投降。夏侯霸让蜀兵穿上魏军的衣甲,骑上魏军的马匹,打着魏军的旗号,从小路直奔魏营。魏军看到是自己的部队回来了,便打开营门放入,蜀兵趁机在营中发起攻击。司马昭大惊,慌忙上马逃跑,前面却有廖化杀来,无法前进。急忙后退时,姜维又带兵从小路杀到。司马昭四面无路可走,只得带兵登上铁笼山据守。原来这座山只有一条路,四周都险峻难行,山上只有一处泉水,只够一百人饮用。此时司马昭手下有六千人,被姜维截断了路口,山上泉水不够,人马都又干又渴。司马昭仰天长叹:“我恐怕要死在这里了!”后人有诗感叹道:

妙算姜维不等闲,魏师受困铁笼间。庞涓始入马陵道,项羽初围九里山。

主簿王韬献计说:“从前耿恭受困时,拜井而得到甘泉,将军您为什么不效仿呢?”司马昭听从了他的建议,来到山顶泉边,连连叩拜祈祷:“我奉诏前来退蜀兵,如果我命该绝,就让这甘泉枯竭,我自当自刎,让部下全部投降;如果我的寿禄未尽,希望苍天早点赐下甘泉,救活众人的性命!”祈祷完毕,泉水竟然真的涌了出来,而且取之不竭,因此人马都得以存活。

再说姜维在山下困住魏军,对众将说:“当年丞相在上方谷,没能捉住司马懿,我深感遗憾,如今司马昭必定会被我擒获!”

另一边,郭淮听说司马昭被困在铁笼山上,打算带兵去救援。陈泰劝阻道:“姜维会合了羌兵,想先夺取南安。如今羌兵已经到了,将军要是撤兵去救援,羌兵必然会乘虚袭击我们后方。可以先派人假装投降羌人,从中行事,退了这路羌兵,才能解救铁笼山之围。”郭淮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令陈泰带领五千兵马,直接来到羌王寨内。陈泰解下铠甲,进入寨中,哭着下拜说:“郭淮妄自尊大,一直有杀我的心思,所以我来投降。郭淮军中的虚实,我都了如指掌。今晚我愿意带领一支军队去劫营,肯定能成功。等兵到魏营,自有内应。”迷当听后大喜,就让俄何烧戈和陈泰一起去劫魏营。俄何烧戈让陈泰的降兵走在后面,自己率领羌兵为前部。当天夜里二更时分,他们来到魏营,只见营门大开,陈泰一马当先冲了进去。俄何烧戈催马挺枪刚冲进营寨,就叫了一声苦,连人带马掉进了陷坑里。陈泰的兵从后面杀来,郭淮从左边杀来,羌兵大乱,自相践踏,死了无数人,活着的都投降了,俄何烧戈自刎而死。郭淮、陈泰带兵一直杀到羌人寨中,迷当大王急忙出帐上马,却被魏兵生擒活捉,带到郭淮面前。郭淮慌忙下马,亲自为他解开绳索,好言抚慰:“朝廷一直认为您忠义,如今为什么要帮助蜀人呢?”迷当惭愧地低头认罪。郭淮趁机劝说迷当:“您现在作为前部,去解铁笼山之围,退了蜀兵,我奏明天子,一定会有丰厚的赏赐。”

迷当听从了郭淮的话,率领羌兵在前,魏兵在后,直奔铁笼山。当时正值三更,他们先派人通报姜维。姜维大喜,让人请迷当入营相见。魏兵大多混在羌人队伍里,来到蜀营前,姜维命令大军都在营外驻扎,迷当带领一百多人来到中军帐前。姜维、夏侯霸二人出来迎接。魏将不等迷当开口,就从背后发起攻击。姜维大惊,急忙上马逃走。羌兵和魏兵一起杀入,蜀军四散奔逃,各自逃命。姜维手中没有武器,腰间只有一副弓箭,由于走得匆忙,箭都掉光了,只剩下空壶。他往山中奔逃,背后郭淮带兵追赶,见姜维手无寸铁,便催马挺枪追去。眼看就要追上了,姜维虚拉弓弦,连续响了十多次。郭淮连躲几次,不见箭来,知道姜维没有箭了,于是挂住钢枪,拈弓搭箭射向姜维。姜维急忙闪过,顺手接住箭,扣在弓弦上,等郭淮追近,对着他的面门用力射去,郭淮应弦落马。姜维勒回马来杀郭淮,这时魏军迅速赶到。姜维来不及下手,只夺了郭淮的枪就离开了。魏兵不敢追赶,急忙把郭淮救回营寨,拔出箭头后,郭淮血流不止,最终死去。司马昭下山带兵追赶,半途返回。夏侯霸随后逃到,和姜维一起逃走。姜维折损了许多人马,一路上收拢不住败兵,只好退回汉中。虽然这次兵败,但他射死了郭淮,杀死了徐质,挫伤了魏国的威风,也算是将功补罪。

司马昭犒赏完羌兵,把他们遣送回国后,便班师回到洛阳。从此,他和兄长司马师独揽朝廷大权,朝中群臣没有敢不服的。魏主曹芳每次看到司马师入朝,都吓得浑身发抖,就像有针在刺自己的后背。

有一天,曹芳临朝听政,看见司马师带着剑上殿,急忙走下御榻迎接。司马师笑着说:“哪有君主迎接臣子的道理,请陛下自便。”不一会儿,群臣上奏政事,司马师都自行决断,根本不向魏主曹芳启奏。朝会结束后,司马师昂首阔步地走下大殿,乘车出宫,前呼后拥,随行的人马不下数千。

曹芳退入后殿,回头一看,身边只剩下三个人: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张缉是张皇后的父亲,也就是曹芳的岳父。曹芳喝退近侍,带着这三个人来到密室商议。曹芳拉着张缉的手哭着说:“司马师把我当成小孩子,把百官当作草芥,国家社稷迟早要归他所有了!”说完放声大哭。

李丰上奏说:“陛下不要忧虑。臣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愿意凭借陛下的明诏,召集四方的英雄豪杰,剿灭这个逆贼。”夏侯玄也上奏说:“我叔叔夏侯霸投降蜀国,是因为惧怕司马兄弟谋害。现在如果能剿灭这逆贼,我叔叔肯定会回来。我是国家的旧臣,又身为皇亲,怎敢坐视奸贼祸乱国家,我愿一同奉诏讨伐他。”曹芳说:“只怕难以成功。”三人哭着上奏:“臣等发誓一定同心协力消灭逆贼,报答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