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衵服戏朝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衵服戏朝(1 / 2)

话说公子归生字子家,公子宋字子公,二人都是郑国贵族出身的卿大夫。郑灵公姬夷元年,公子宋和归生相约早起,准备入宫拜见灵公。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什么是食指呢?第一根手指叫拇指,第三根叫中指,第四根叫无名指,第五根叫小指。唯独第二根手指,人们取食物时大多会用到它,所以称为食指。)公子宋把食指跳动的情形,展示给归生看,归生感到十分诧异。公子宋说:“没什么稀奇的。我每次食指跳动,当天必定能尝到珍奇美味。之前出使晋国时吃到石花鱼,后来出使楚国,一次吃到天鹅,一次吃到合欢橘,食指都提前跳动,没有一次不灵验。不知道今天又能尝到什么美味呢?” 他们快到宫门时,内侍急匆匆地传命,召唤宰夫。公子宋问内侍:“你召唤宰夫做什么?” 内侍回答:“有郑国的客人从汉江来,捕获了一只大鼋,重达二百多斤,献给了主公,主公收下并赏赐了他。现在大鼋被绑在堂下,让我叫宰夫来宰杀烹饪,准备用来宴请各位大夫。” 公子宋说:“珍奇美味就在这儿了,我的食指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跳动呢?”

进入朝堂后,他们看到堂柱旁绑着的大鼋个头极大,二人相视一笑,拜见灵公时,脸上还带着笑意。灵公问道:“你们二人今天为何面带喜悦之色?” 公子归生回答:“宋和我入朝时,他的食指忽然跳动,还说‘每次这样,必定能尝到珍奇美味’。如今看到堂下有这么大的鼋,料想主公烹饪后,定会让各位大臣品尝,他的食指灵验了,所以发笑。” 灵公开玩笑说:“灵验与否,还得由我决定!” 二人退下后,归生对公子宋说:“虽然有美味,但倘若国君不叫你,那该怎么办?” 公子宋说:“既然宴请众人,怎么会唯独遗漏我呢?”

到了傍晚,内侍果然挨个邀请各位大夫。公子宋欣然前往,见到归生便笑着说:“我就知道国君不得不召我。” 不一会儿,大臣们都到齐了,灵公下令安排座位,说道:“鼋是水族中的美味,我不敢独自享用,希望与各位爱卿一同品尝。” 大臣们齐声致谢:“主公享用美食都不忘臣等,我们该如何报答!” 众人坐定后,宰夫禀报鼋羹已经调好,于是先献给灵公。灵公尝了尝,觉得味道鲜美,便命人赐下鼋羹一鼎、象牙筷子一双,从下席开始分发,一直发到上席。发到第一、第二席时,只剩下一鼎鼋羹,宰夫禀报说:“羹已经分完了,只剩下这一鼎,请指示赐给何人?” 灵公说:“赐给子家。” 宰夫将鼋羹端到归生面前。灵公大笑道:“我下令遍赐各位爱卿,却偏偏缺了子公,看来是子公没这个口福吃鼋羹啊!他的食指哪里灵验了?” 原来,灵公故意吩咐厨师,少准备一鼎鼋羹,想让公子宋的食指不灵验,以此作为笑料。却不知公子宋早已在归生面前夸下海口,如今百官都能得到赏赐,唯独自己没有,他羞愤交加,径直走到灵公面前,用手指伸进鼎里,取出一块鼋肉吃了,说道:“我已经尝到了!食指怎么会不灵验?” 说完,直接快步走出朝堂。

灵公也大怒,扔下筷子说:“宋太无礼,竟敢欺侮我!难道以为郑国没有一把利刃,不能砍掉他的脑袋吗?” 归生等人纷纷离席跪地,说道:“宋仗着与主公亲近,想分享主公的恩赐,不过是开个玩笑,怎敢对主公无礼?希望主公宽恕他!” 灵公心中怨恨难消,君臣不欢而散。归生赶忙跑到公子宋家中,将灵公发怒的事告诉他,还说:“明天你可得入朝谢罪。” 公子宋说:“我听说‘轻慢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轻慢他’。是国君先轻慢我,他不责备自己,反倒责备我吗?” 归生说:“话虽如此,但君臣之间,还是得去谢罪。”

第二天,二人一同入朝。公子宋随班行礼,丝毫没有惶恐认罪的言辞。反倒是归生心里不安,上奏说:“宋害怕主公责备他染指之失,特意前来请罪,紧张得说不出话,希望主公宽容他!” 灵公说:“我还怕得罪子公呢,子公怎会怕我?” 说完,拂袖而去。

公子宋出朝后,邀请归生到家中,私下对他说:“主公非常恼怒我,恐怕会杀了我,与其这样,不如先下手,事情成功了还能免死。” 归生连忙捂住耳朵说:“家里养了多年的牲畜,尚且不忍心杀掉,何况是一国之君,怎么能轻易说弑君谋逆的话呢?” 公子宋说:“我开玩笑的,你别泄露出去。” 归生便告辞离开了。

公子宋打听到归生和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交情深厚,经常往来,于是在朝堂上扬言:“子家(归生)和子良(公子去疾)日夜相聚,不知道谋划什么事,恐怕对国家不利。” 归生急忙拉着公子宋的胳膊,走到没人的地方,问道:“你这是什么话?” 公子宋说:“你要是不跟我一起谋划,我一定让你比我早死一天!” 归生素来懦弱,缺乏决断力,听了公子宋的话,十分害怕,问道:“你想怎么做?” 公子宋说:“主上无道,从分鼋羹这件事就能看出来。要是我们做成大事,我和你一起扶持子良为君,与晋国亲近,郑国就能保数年安宁。” 归生想了一会儿,缓缓回答:“随你怎么做,我不会泄露出去。”

公子宋于是暗中聚集家中众人,趁着灵公秋季祭祀在斋宫斋戒住宿,用重金贿赂灵公身边的人,半夜潜入斋宫,用土袋压在灵公身上,将他杀害,对外谎称 “灵公中邪暴毙”。归生知道这件事,却不敢声张。(孔子编写《春秋》时,记载:“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放过了公子宋,却归罪于归生,因为归生身为执政大臣,害怕被诬陷而顺从叛逆,正所谓 “责任重大的人,受到的责备也重”。圣人的记载方式,是在告诫臣子,能不敬畏吗?)

第二天,归生和公子宋共同商议,打算拥立公子去疾为君。去疾大为惊恐,推辞说:“先君还有八个儿子,要是论贤能,我没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道;要是论年长,有公子坚在。我宁可死,也不敢逾越规矩。” 于是,他们迎立公子坚即位,这就是郑襄公。

郑穆公一共有十三个儿子,灵公姬夷被弑杀,襄公姬坚继位,此外还有十一个儿子,分别是公子去疾字子良,公子喜字子罕,公子騑字子驷,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嘉字子孔,公子偃字子游,公子舒字子印,还有公子丰、公子羽、公子然、公子志。襄公忌惮弟弟们势力强大,担心日后生变,私下与公子去疾商议,想只留下去疾,把其他弟弟都赶走。去疾说:“先君梦见兰花而生下我们,占卜说‘这必定会昌盛姬氏宗族’。兄弟是公族,就像枝叶繁茂,树根才能繁荣,如果剪掉枝叶,树根就会暴露,很快就会枯萎。您要是能容纳他们,那是我的心愿。要是不能容纳,我就和他们一起走,怎么忍心独自留在这里,日后有什么脸面去地下见先君呢?” 襄公听后有所感悟,于是任命十一个弟弟都为大夫,一同参与郑国政务。公子宋派使者向晋国求和,以保郑国平安。这是周定王二年的事。

第二年,是郑襄公元年,楚庄王派公子婴齐为将领,率军讨伐郑国,质问:“为什么弑杀国君?” 晋国派荀林父救援,楚国于是转兵攻打陈国。郑襄公跟随晋成公在黑壤结盟。

周定王三年,晋国上卿赵盾去世,郤缺接替他成为中军元帅。郤缺听说陈国与楚国讲和,便向晋成公进言,让荀林父跟随成公,率领宋、卫、郑、曹四国讨伐陈国。晋成公在途中病逝,于是班师回朝。晋国立世子姬孺为君,这就是晋景公。这一年,楚庄王亲自统率大军,再次讨伐郑国,在柳棼与郑军对峙。晋国郤缺率军救援,打败楚军。郑国人都很高兴,唯独公子去疾面带忧虑之色。襄公感到奇怪,询问原因。去疾回答:“晋国打败楚国,只是偶然。楚国将会迁怒于郑国,晋国能长久依靠吗?恐怕很快就能看到楚国军队兵临城下了!”

第二年,楚庄王再次讨伐郑国,军队驻扎在颖水北岸。恰好公子归生病逝,公子去疾追究当年分鼋羹之事,杀了公子宋,将他的尸体暴露在朝堂上,还砍了子家(归生)的棺材,并驱逐他的族人。公子去疾派使者向楚王谢罪说:“我国有逆臣归生和宋,如今都已伏法。我国国君希望通过陈侯,与贵国结盟。” 庄王答应了。于是打算联合陈国、郑国在辰陵结盟,派使者约陈侯会面。使者从陈国回来,报告说:“陈侯被大夫夏征舒弑杀,国内大乱。” 有诗为证:“周室东迁世乱离,纷纷篡弑岁无虚;妖星入斗征三国,又报陈侯遇夏舒。”